人民网>>汽车
人民网>>汽车>>正文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再爽约 年内或出台无望【2】

2015年05月24日09:51  来源:华夏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再爽约 年内或出台无望

  而新版《办法》与《指导意见》在修订之后是否有相悖之处也是问题之一。目前《意见稿》的最终版本仍未正式出台,有消息称出台时间或为今年年中。至于新版《办法》会否在《意见稿》正式出台后也做出适当调整仍不得而知。

  厂家不高兴

  微妙的变化在于,曾经被认为拥有话语权且处于主导地位的汽车厂商日子过得并不顺意。

  在今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信息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坦陈,由于汽车行业的发展进入新常态,今年初提出的7%增长目标恐怕难以完成。

  而今年1-4月的汽车产销数据足以印证师建华的观点。中汽协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4月,汽车销售199.45万辆,环比下降10.98%,同比下降0.49%。今年以来,产销增速继续趋缓,1-4月,汽车产销分别为828.08万辆和814.48万辆,比上年同期回落4.87个百分点和6.3个百分点。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速回落明显。

  在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官方降价、调整全年销售目标一时间成为诸多厂家或主动应对危机、或被迫顺应大势的无奈选择。

  而背负经营压力的经销商也成为官降最直接的受益者。由于指导价调低,经销商的进货价也随之降低,这让经销商们在促销时更有回旋余地,而不至于批零倒挂越卖越亏,情况好的还能确保合理盈利。

  “低于市场指导价卖车即为价格倒挂,当前市场倒挂卖车现象很严重,经销商甚至是赔本赚吆喝。而之所以会出现此局面,也说明在售的部分合资品牌车型定价要高于市场预期值。”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直言,当前主流品牌经销商建店需要数千万甚至上亿元资金,但后期成本回笼则需要数年时间,这变相等同于是厂商把经销商捆绑在一起。“厂商为了保证自身利益,就胁迫经销商让利降价售车,而处于弱势地位的经销商又不得不为之,从而导致市场处于非健康状态。”

  经销商生存难

  “厂家与经销商都有困难,厂家是盈利多少的问题,但经销商却是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这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苏晖认为,急需调整二者的关系,也意味着对于新版《办法》的出台有了更切实的需求。

  数据显示,2015年4月库存预警指数为60.5%,比3月上升了7.0个百分点,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继2014年年底经销商陷入生存困境之后,进入2015年经销商的经营状况也始终未能得到缓解。

  今年4月,拥有17家4S店的河南涌鑫集团轰然倒塌;4月23日,江苏省物价局也以价格垄断对奔驰公司及部分相关经销商分别做出3.5亿元和786.9万元的罚款。在汽车经销商被扣上暴利、垄断经营的帽子之下,却是日渐入不敷出的艰难行情。

  “经销商处于生死关头,致使经销商与生产(供应)企业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汽车流通协会在4月17日向商务部递交的《关于尽快出台的报告》中慷慨陈词,表示,“广大汽车经销商强烈呼吁和期盼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尽快出台。”然而,时隔一个多月,汽车流通协会仍未收到商务部的回函。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闫枫、窦明)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