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愤怒的司机在路上…… 制图/施紫卓
嘀嘀
上路了!为何一开车就变了个人?为何最近路怒族频繁出没?
女司机被暴打持续引热议,“路怒”一词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暴力的一幕在今天的道理上已经越来越不鲜见。
近日,成都女司机被暴打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当地警方随后公开视频,事发前,女司机连续变道引起男司机不满,随后两车疑似斗气,相互多次“别”车,一番口角后,男司机对女司机进行了暴打。事后,网友们除了谴责男司机的暴力外,对女司机不文明驾驶行为提出质疑。 【事件详细回放】
这位男司机的举动,可以说是典型的“路怒症”。
相关链接
昆明奔驰司机插队被骂 追出数公里后撞死老人
五一小长假尾声,晚上9点多,郭先生一家开车路过昆明高速收费站时,一辆奔驰车企图插队,双方起了冲突。双方各自开车上路后,奔驰车追着他们,边走边骂。郭先生的岳父下车后,奔驰对着他猛开,从老人身上碾轧了过去。老人被卷进车底拖行了七八米,最终抢救无效身亡。奔驰车驾驶人随后报警自首,因涉嫌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奔驰车驾驶人被刑事拘留。
为何一开车就像变了一个人?
黎女士搭同事柳先生的车外出办事。驶入主干道不久,一辆车突然切线并入,柳先生紧急点刹。未几,又一辆车贴着柳先生左侧强行右向并线,若不是柳先生反应及时,两车剐蹭是必然的。黎女士扭脸注意到,柳先生脸色忽然阴沉起来。这时又有一辆白色“马六”想强行挤入前方车道。这时,平时举止斯文的柳先生突然摇下车窗、向对方大爆粗口。接下来,柳先生不是狂按喇叭,就是京骂连连……在黎女士眼里,往日非常绅士的柳先生完全像变了一个人……
车主史先生十分理解柳先生的做法。这几年,他只要开车上路,好脾气立马变成暴脾气。触目的随意乱切线、乱加塞,不时的剐蹭、拥堵,不破口大骂几句,真是憋不住!
王小姐刚开车上路时,遇到无礼行车,最多的是一句“作死啊!”经过几年道路乱象的野蛮蹂躏,王小姐学会了男人的各种粗话、而且是脱口而出、根本控制不住。
事实上,上述车主的遭遇,不是个别现象。
当遇到路况拥堵、他车违章,驾车者如果一反常态破口大骂甚至有打人的冲动,这位驾驶者很可能已经患上路怒症,这是一种国人不太熟悉的心理疾病。
那么,什么是路怒症?
什么是路怒症?
这个说法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产生于美国。 “路怒”(road rage)一词被收入新版牛津词语大辞典,用以形容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解释为,由现代的驾驶压力所导致的驾驶者失控的攻击性的驾驶行为,其中伴随着愤怒的情绪行为,会指向其他驾驶者、乘客或者是无辜行人。此类行为包括: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或实施威胁。
医学界把“路怒症”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指多重的怒火爆发出来,猛烈程度叫人大感意外。
调查:北上广35%的司机自认“路怒族”
中科院曾经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随机选取的900名司机作了关于“路怒症”的调查,其结果显示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表现出来的 “路躁”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同时,赶时间、睡眠不足、家庭纠纷、心情低落等也可能是路怒症的诱因。
再有,在公路上驾驶机动车,大多数驾驶者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沟通,双方多是通过猜测判断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如果将对方的行为猜测为故意的,那么也很容易引发“路怒症”。
砰砰
冲动是魔鬼!路怒症有何表现?会造成多严重的后果?
针对路怒症的一项调查
越来越“普及”的路怒症
其实,“路怒症”早已是一个世界通病。根据美国最新公布的研究数据推测,患路怒症的美国司机达5%至7%,约1600万人。这项研究是研究人员面对面调查9282位美国成年人得出的结果。其中公交车、出租车和长途车司机患这种心理疾病的比例更高,达30%以上。
随着中国汽车数量增多,交通拥堵严重,行车文明状况恶化,导致国人罹患“路怒症”心理疾病的人数,大面积快速蔓延。
路怒症的一些典型“症状”
您可以注意您身边的司机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如果有请及时提醒他们,不要开赌气车。
症状一:开车“骂人”成常态。
症状二:驾车情绪容易失控,一点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冲动。
症状三:喜欢跟人“顶牛”,故意拦挡别人进入自己车道。
症状四:开车时和不开车时脾气、情绪像两个人。
症状五:前面车辆稍慢就不停鸣喇叭或打闪灯。
症状六:危险驾驶,包括突然刹车或加速,跟车过近等。
道路安全一大隐患
“路怒症”,目前已成为继噪声性耳聋、视力疲劳综合征、颈椎病等之后的又一种常见汽车综合征。
专家指出,“路怒症”如果被忽视,会对驾驶者身心健康和安全驾驶带来严重后果。
20%的车祸与路怒有关:开车时哪怕是几秒钟的情绪失控,也足以导致车毁人亡。马路杀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路怒症”造成的。一名负责处理车祸查勘定损的工作人员称,根据他对出车祸现场查勘定损数据的不完全统计,每年约20%的车祸事故都与车主“路怒症”作怪有关,与其他车辆相互斗气所致。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路怒症”给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和危害。英国、芬兰、韩国等每年都会对驾驶员进行心理测评,合格者方准上路。而我国这种对司机人群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还很少见,目前心理专家们只能一再警告开车者,“永远不要带着愤怒上路”。
典型案例:“路怒症患者”就在我们身边
因为“路怒症”造成的命案
大多数司机都或多或少地有着路怒症症状,而且路怒症也实实在在地导致了一些悲剧发生:
1.震惊全国的成都“疯狂高尔夫”事件
2014年1月11日,成都的疯狂高尔夫事件震惊了全国,一辆高尔夫轿车以急刹车、快速并线等方式,多次别停车载视频所在的宝马车。所幸的是,宝马车主并没有与高尔夫车主发生正面冲突,没有发生事故。
事后,高尔夫车主廖某被网友“群攻”,个人信息被人肉,接受了交警的调查。虽然廖某矢口否认自己故意而为之。但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明显就是一起高尔夫车主斗气事件,而在网上最后通报的高尔夫车主处理结果仅仅是因违反禁止标线指示罚100元扣三分。
2.海淀田村北路碾死路人事件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