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汽车
人民网>>汽车>>正文

买车不再吃亏 教你该如何避免购车陷阱【2】

李卓

2015年03月12日08:20  来源:人民网-汽车频道  手机看新闻

优惠礼包水分大

为吸引消费者有些经销商往往会打出买车送礼包的促销方式。经销商往往会口头承诺可赠送顾客多少礼品,而真正买单时,却又暗中加价反悔当初所承诺的。除此之外,送车内装饰也是现在很多经销商惯用的促销手法,但有些经销商赠送的装饰大多包含水分,实际价值往往大打折扣。另外,以次充好的现象也极为普遍,比如品质较差的地胶、车膜等等。

建议:经销商的口头承诺一定要取证,签订合同是最好的方式。对于所谓的优惠礼包务必看仔细,还要亲自去汽车装饰市场看看这些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了解后再做选择不迟,宁可不要,也要避免上当受骗。

库存车不等于“新车”

在汽车的销售过程中,会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及时的销售出去,成为了车库中的常驻选手。车在仓库里放了半年或者一年甚至更久,这也就是我们常被提及到的库存车。对于这样的“新车”,运气好碰到负责的的4S店会坦诚告诉消费者,如果走背字,有些没良心的4S店则依然按照“新车”价格来卖。

汽车长时间停放是最伤车的,车辆的零部件都有寿命,尤其是一些易损件,多个月甚至数年停放在仓库中,电瓶在放电,各种油液在老化,轮胎由于长期与地面固定接触,也势必造成损耗。而且现实中大多数的车辆都库存于室外,暴晒加速了车辆的漆面和橡胶密封条的早衰,雨淋可能造成电子元器件的受潮。一般对于这种“新车”经销店都会进行大幅度降价处理,但是有些没良心的4S店则依然按照“新车”价格来卖,当你日后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再去找经销店理论时就变成了漫长的“扯皮”状态了。

在购买合同中并没有针对消费者购买库存车是否享有特殊的延保或者售后服务进行规定,而且国家也没相关法律条例对库存车辆品质进行监管。在实际情况中,基本上所有经销商不会给长时间的库存车提供特殊的延保或者售后服务,解释的原因都是一个:厂家没有相关的规范。

建议:买车前如果你怀疑是库存车,首先去看一下车上的铭牌,那个铭牌可以说是这台车的“出生证”,上面会有车辆出厂日期,发动机编号,底盘编号等,如果日期已经有了半年以上的时间,最好要求换车。此外电瓶是库存车最容易出问题的部件,提车的时候可以试着在关闭发动机的情况下,开启大灯、收音机、风扇等耗电装备15分钟,如果出现大灯灯光缓缓暗淡、收音机出现电磁音或难以发动等则极有可能是辆库存车。另外,检查雨刷、轮胎、车窗胶条等易损部位,还有车漆的平整度,检查车内是否有异物,以防被做手脚。

结语:本文列举的陷阱基本都是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消费者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借3.15到来之际,给广大消费者一个购买提示,擦亮您的双眼,绕开这些陷阱,避免日后无止境的“扯皮”。不过随着市场的规范,三包政策的保护,以及绝大多数汽车厂商监管、商家自律的情况下,我相信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

上一页
(责编:涂钦瀚、窦明)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