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所常说的车体级别,很多时候会产生种种误读,让人犯晕。小编在此也总结了几点和大家分享:
误读一:A0级的小型车,在加长轴距、加长车身后可以算是“变身”A级车。
一辆A0级小型车,靠着拉长车身和轴距,获得了A级紧凑型车的尺寸。但由于它只是属于那款A0级小型车的变异型号,在级别划分中往往依旧归于A0级。
因为市场对于大空间车型的需求,各级别车型对于轴距和车身的“规矩”被不断打破,且近期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很多时候车身级别划分变得比较模糊。
这也解释了我们开头所说的“越级”说法,往往在实质上并没有由“A0”到“A”,而只是一种稍显“坑爹”的宣传而已,比较容易误导大家觉得自己买到了更高一级别的车。
误读二:“A、B、C、D”这种级别划分也适用于SUV等车型
严格地说,这种划分只适用于轿车。SUV车型虽然很多情况下都是由轿车平台开发而来,但它们有着自己的车身尺寸级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小型、紧凑型、中型、大型/全尺寸SUV。
误读三:“A+级别”是处于A和B级之间的一种级别
“A+”这种级别的说法其实是一种对于尺寸比A级车稍大,但又达不到B级尺寸车型的俗称,有时也被用作宣传。实际上,与“误读一”中的情况相类似,所谓的A+级很多情况下只是由A级车扩大三围后衍生出的产品,从车身平台本质上依旧没有摆脱原有的A级车的范畴。所以为了保留一些节操,“A+”级这种说法便应运而生,毕竟它比“B-”听起来靠谱,不是吗?
相关阅读:“单厢车”你听说过吗?千奇百怪的车身形态——你不一定了解的汽车常识(一)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