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丰田汽车公司在东京举办“2014年丰田全球安全技术交流会”,并在会上公布将推出主动安全组合套装“Toyota Safety Sense”,随着交通事故逐伤亡逐渐成为人类社会主要“杀手”之一,以“Toyota Safety Sense”这样利用高精度的雷达和传感器将分析判断实时路况,自动辅助驾驶员行驶避免交通事故的主动安全技术,必将在未来成为主流的汽车安全技术趋势。
交通事故致死率逐年上升主动安全技术将是未来汽车企业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数据统计,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超过130万人,预计到2020年-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每年200万人,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人类最为可怕的“杀手”之一。而据丰田商品企划本部主查葛卷清吾介绍,到2030年,道路交通伤害也将跃居成为全球第五大致死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数或将达到240万人,占据全球死亡人数的3.6%。
在我国,交通事故更是如洪水猛兽,作为近年来世界上汽车产销量连续第一的汽车大国和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连年位居世界首位。据了解,2013年中国道路上的汽车已经比10年前多了1亿多辆,是十年前的5倍多。有媒体这样描述:中国的道路上遍布着由新手驾驶的崭新车辆。
可见,治理道路交通安全,早已不仅仅是交管部门的统计业绩,更深入到社会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道路交通安全,不仅是国家、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参与者、每一个汽车制造企业的责任。
因此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在积极推动节能型汽车、进而新能源车之余,推进车辆的安全技术,全方面地考虑道路交通安全因素,制造更安全的汽车,尽力减少交通事故当中的伤亡率,是每一个汽车企业的责任,而提前分析、预判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并主动地由车辆本身做出反应,将道路交通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则无疑是未来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这方面,丰田汽车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技术。在安全概念上,丰田汽车本着将“人、车、交通环境”三位一体的核心理念,努力追求交通事故“零伤亡”这一终极目标。在技术上,丰田在“停车、主动安全、预碰撞安全、被动安全、救助”这五个阶段进行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已经获得了相当的技术积累。据了解,丰田全新的Toyota Safety Sense主动安全组合套装已经趋于成熟,计划于2015年起逐步在全系车型上搭载,并于2017年底之前率先在日本本土完成全部匹配。
什么是主动安全技术?
在了解丰田的这套主动安全系统套装之前,让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什么是车辆的“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
ABS车辆防抱死系统
ESP车身稳定系统
一般而言,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配置的区分,主要是以发生意外时的撞击做为区分。主动安全配置主要是指发生撞击之前所做动的辅助装置。这些装置在车辆接近失控时便会开始启动,以各种方式介入驾驶的动作,希望能利用机械及电子装置,保持车辆的操控状态,全力让驾驶人能够恢复对于车辆的控制,避免车祸意外的发生。比如人们所熟知的ABS车轮防抱死系统和ESP车辆稳定系统,就是最为典型的主动安全配置。
三点式安全带
而所谓的被动安全装置,则是在车祸意外发生不可避免,车辆已经失控的状况之下,对于乘坐人员进行被动的保护作用,希望通过固定装置,让车内的乘员固定在安全的位置,并利用结构上的引导与溃缩,尽量吸收撞击的力量,最大限度确保车内乘员的安全。人们熟知的安全带、气囊及笼型车体结构,便是被动安全配置与设计。
丰田汽车最新的“Toyota Safety Sense”安全套装,相比传统的ABS、ESP等主动安全系统,显得更为智能。它主要功能是通过车辆间信号和雷达传感器,分析和预判当前复杂的交通环境与车辆行驶状况,防患于未然,帮助驾驶员预防碰撞事故或减轻受损。
“Toyota Safety Sense”集多项功能于一身,其中包括帮助驾驶员预防碰撞或减轻受损的“预碰撞安全系统”(PCS)、有助于预防偏离车道导致碰撞事故的“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DA)、确保夜间前方视野的“远光灯自动控制系统”(AHB)等。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传感器,即将激光雷达与摄像头或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相结合,使识别功能和可靠性均达到更高水平,为驾驶员提供多角度的安全驾驶辅助。
此外,丰田还推出采用ITS专业无线通信技术的协作型驾驶辅助系统,拟作为“Toyota Safety Sense P”的定制选项之一,在部分日本国内销售的新车上应用。
另外,根据不同的车型分类,丰田主动安全套装“Toyota Safety Sense”还结合车辆类型,分为主要面向紧凑车型的“Toyota Safety Sense C”和面向中高级车型的“Toyota Safety Sense P”两种类型。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