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气囊变2个 跨国车企流行在华减配
根据浙江省消保委联合汽车消费维权专业委员会专家进行的调研和论证,大众新速腾每辆车“加金属衬板”的物料成本不到100元,而非独立悬架更换为独立悬架的物料成本为3000元左右。
记者粗略计算发现,如果所有56万辆召回的速腾都更换为独立悬架,物料成本约20亿元,而大众去年在华销售368万辆汽车的利润达到几百亿元。
事实上,为了利润最大化,很多跨国车企都对同一款洋品牌中国版车型进行减配,虽然增加了汽车表面上的豪华感,但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却采取“双重标准”。这种情况在日系、美系、德系等不少洋品牌轿车中都有发生。
根据多家车企美国和中国的官网显示:日产阳光美版车型全系标配车身稳定系统,中国版车型却基本不配,美国版6个气囊在中国版上却变成了2个。丰田卡罗拉、凯美瑞等中国版中低端车型均减配了车身稳定系统和气囊。除此以外,很多洋品牌在美国版上标配的胎压监测、倒车影像等安全配置,也在中国版车型上消失。在中国汽车市场,往往是二三十万元级别以上的高配车型,才有这些配置。
从事汽车安全系统生产销售的北京万得嘉瑞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一位高管告诉记者,一些跨国车企反复宣传这是高级配置,让消费者觉得似乎是很高端、很昂贵的技术。
国内安全技术标准过低迎合谁的利益?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洋品牌轿车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77%,中国市场成为很多跨国车企的最大利润来源。
跨国车企在中国利润快速增长,为何不能将安全技术标准相应提高?资深汽车行业专家贾新光认为,洋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对安全配置的减配,其中有迎合中国消费者更喜欢高档内饰而不太重视安全的原因,但技术标准过低是一个客观原因。
——对车身稳定系统、头部气帘等主要安全配置没有明确要求,成为跨国车企最大的减配空间。目前,大多数欧美国家都强制要求汽车安装ESP等车身稳定系统,以及头部气帘。但在国内,2012年修改后实施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这些配置没有作出明确要求。
一位车企人士表示,如果中国也能像欧美一样实施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头部气帘等强制标准,汽车制造商每辆车可能仅增加2000元的采购成本。
——对汽车轮胎安全标准较低,豪华车身下是一双“烂鞋”。某合资品牌的一款MPV车型售价十几万元,轮胎速度级别仅为最高时速为190公里的T级。
“T级轮胎一般都是3万元的小面包车使用。”汪英来说,“其看似远高于国内高速公路时速120公里的最高限速,但如果夏天路面温度过高,这个级别的轮胎可能将面临爆胎的危险。”
据了解,目前《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仅要求“机动车所装轮胎的速度级别不应低于该车最大设计车速的要求”,不仅一些中低端车型使用T级轮胎,一些中高端品牌也悄无声息地将“马牌”“米其林”轮胎换成中低端品牌。
——对儿童安全坐椅固定装置无硬性规定,安全带配置悄悄打折扣。目前《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应至少有一个坐椅配置符合规定的ISOFIX儿童坐椅固定装置,或至少有一个后排坐椅能使用汽车安全带有效固定儿童坐椅。
专家解读表示,这条规定的后半句意味着,如果没有专门儿童坐椅固定装置的汽车,但是只要能把它绑在车座上,在中国也能上路。
据业内人士介绍,2012年现行国内相关技术标准出台前,车企在中国一贯对一些安全配置采取低配甚至不配的态度,以至于目前的相关标准制定“迁就”了车企的低配置。另外,除国内标准涉及的汽车技术配置外,像车辆油箱等零部件目前仍然没有技术标准,也成为车企减配的一大空间。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