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沟通不易
对于物业公司的这一说辞,王先生认为仍然是推诿责任,因此先后向北京新能源汽车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车的经销商北京全福源,以及充电桩的安装部门寻求解决方案。但是,几方都表示,需要与物业公司进行沟通。
据了解,华商三优正在协调充电桩的安装。“我们已经将相关问题反映到北京市物业协会,希望他们出面帮忙协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到充电桩的安装,以及后期车辆的维护和充电桩的维护,涉及汽车生产企业、汽车销售企业(多数为4S店)、电力下属公司、充电桩安装公司、以及物业等多个公司。
北京全福源认为,“这个事情最好还是由车主出面解决,比如与物业搞好关系,安装就会比较顺利,以前有车主就是这样解决了问题。”
北京市首个摇号购买电动车的车主王铁铮说,目前他的充电桩已经安装到位。王铁铮说,在购买北汽E150EV时,北京新能源汽车公司承诺将和国家电网一起负责充电桩的安装工作,并帮助车主协调小区物业;4S店承担电动车销售和维修保养责任;华商三优作为北京市电力公司旗下的二级单位,受北汽的委托负责充电桩前期安装勘察、充电桩安装,以及后期的线路以及电装维护工作。
但是,并不是所有车主都像王铁铮那样幸运。王先生所在小区的物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小区就有4个业主要求安装充电桩,我们担心存在安全隐患,都没有批准。”
北京全福源作为北汽集团旗下以及北京市电动车销售的重要网点之一,该店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去年我们共向私人售出电动车100余辆,约有三成车主都无法安装充电桩,多数都是物业拒绝充电桩进入小区。”
对此,天鸿宝地的人士也坦言物业公司存在诸多担忧:“充电设备是否安全,有没有安全标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谁来承担?王先生安装充电桩之后,更多的车主一旦效仿,小区电力也会面临扩容问题,这个问题谁来解决?充电桩占地面积有多少,是否会影响其他业主车辆的进出等,这些问题我们都必须考虑。”
3.充电桩设施安装存保障制度缺位
从顺利安装充电桩的王铁铮,到目前依然为充电桩愁眉不展的王先生,在私人充电桩的安装过程中,小区物业是否支持入区入户,成为摆在车主、新能源汽车厂商面前的首要问题。但是,对于私人充电桩的安装,相关方如何配合或支持,并没有相关条文加以约定。
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涉及充电桩的内容较少,仅有“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体系”的相关条文。而在《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管理办法》对于私人充电桩建设方面的规定中,也未涉及物业公司,仅指出,“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或其委托的机构负责组织单位和个人的充电条件确认、自用充电设施建设,并纳入其售后服务体系”。但是如何确保充电桩顺利入区入户安装,小区物业公司在这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责任和义务都包括哪些并未提及。
华商三优先关负责人表示,“物业对于充电桩的安装具有‘决定权’,而且没有相关制度或管理办法对于物业公司的权限进行约束。”他认为,如果从制度层面明确电动车制造商、销售商、充电桩企业、车主和小区物业在充电桩安装方面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一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目前,各地正在推动我国新能源车向私人市场的普及与示范运作。根据北京市的规划,今年新能源车私人购车配额指标为1万辆,2017年计划达到8.5万辆。上海市也做出2015年私人电动车销售规模破万辆的规划。但是,当越来越多电动车驶入私人消费者家庭,如何以政策或制度的形式推动配套设施的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实问题。(刘卫琰)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