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冬奥会赛场上的老车:GAZ-13/GAZ-21/华沙M20
GAZ-13
本届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上,俄罗斯人请出了多台前苏联老爷车,这其中既有曾经的苏联元首座驾GAZ-13 Chaika,也有相对亲民的GAZ-21,曾经被我国车企作为模仿对象的华沙M20甚至也出现在其中。这些“老家伙”神采奕奕走过冬奥会体育场那一刻,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他们依然老当益壮,只要人们需要,它们依然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
相信了解历史的朋友都清楚,前苏联曾经是世界瞩目的工业大国,高尔基汽车制造厂也曾经是举世闻名的汽车生产基地,这里的人对汽车的特殊感情不言而喻。在向这些年过半百的老爷车致敬的同时,也让我们简单了解它们的过往。
首先是产自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的GAZ-13,为迎接苏共二十一大的胜利召开,高尔基汽车制造厂于1959年生产出了一款名为GAZ-13的高档礼宾车,相较此前的ZiL 111车型,GAZ-13的定位及档次稍低,除去一台赠送给当时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外,其余车辆均供给政府官员、科学家、学者及贵宾乘坐。
尽管这款车产自高尔基汽车制造厂,但它却有个看上去与GAZ毫无关联的名字——Chaika,中文名称为“海鸥牌”。海鸥牌GAZ-13依然延续了前苏联高级轿车ZiL的外观设计风格,前脸造型宽大稳重,镀铬网格状前格栅占据了前脸的大部分面积,笔直的腰线从车头一直贯穿至车尾,D柱后长长的尾鳍与标志性的埋轮儿设计则彰显了那个时代的设计特点。
虽然在前苏联高档轿车的队伍中GAZ-13的身材并不出众,但它5600mm×2000mm×1620mm的车身尺寸即便是放到现在也应当毫无争议的归属在“大型车”行列。动力方面,海鸥牌GAZ-13搭载的是一台5.6L V8发动机,最大功率195马力,最大扭矩412N·m,0-100km/h加速时间20秒,最高时速可达160km/h,与之匹配的是3速自动变速箱。从1959年诞生到1981年停产,GAZ-13在其22年的生命周期中共生产3179台,前苏联还在三厢轿车基础上开发出了敞篷检阅车以及旅行车等多种衍生车型。
GAZ 21
冬奥会开幕式上跟随GAZ-13出场的是另一台在前苏联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车型,这台代号为GAZ 21的高档轿车几乎是这个系列车型中最被人熟知的一款,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就有一台产自上世纪50年代的II系列GAZ 21,其实不仅如此,GAZ 21还是高尔基汽车生产厂第一台以“伏尔加”命名的车型,这样的“身世”无疑让它名声在外。
开幕式上出现的这台GAZ 21是这个系列的第三代产品,生产时间在1962-1970年间。虽说都叫GAZ 21,但这三代车型的外观设计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与第二代车型相比,第三代GAZ 21竖条状镀铬前格栅更加密集、规整,镀铬前杠也取消了此前固定在车头的缓冲块,造型更简单、更平直的同时也让人感觉更稳重、大气。
当年诸如GAZ 21这类前苏联高档轿车都有着相当“奢华”的内饰设计,满铺羊毛垫子的座椅以及人造革天花板是基本配置,1965年后出产的GAZ 21车内还应用了全新的地板设计方式,为的就是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能够以最快速度将热气由车头传向车尾。除去三厢轿车外,GAZ 21同样有不同车身形式的衍生车型。
动力方面,普通版GAZ 21搭载的是一台2.4L直列四缸化油器发动机,最大功率76马力,另外还有一小部分车型使用的是GAZ 13上那台V8“大心脏”。由于GAZ 21研发之初的定位就并不高,因此它在后期面向普通民众出售,尽管价格不菲,但购买这台“伏尔加”的人依然络绎不绝,从1956年开始生产到1970年正式停产,GAZ 21共生产销售了639478台,其中1962年后生产的III Series GAZ 21占据了其中的47万台。
不小的来头、颇高的销量与那个年代几乎人尽皆知的“名号“,这些都让GAZ 21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心目中“高档轿车”的代名词。当时正处在汽车工业萌芽时期的我国同样与GAZ 21有着颇深的渊源,人们熟知的东方红轿车便大量借鉴了GAZ 21的设计元素,时至今日,它极具时代感的经典形象依然深深的留存在人们脑海中。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