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车子中比较容易出现猫腻的部位/零件,以上参考价格均以中档车为例,包括材料+工时费。
相关阅读:
以“副厂”名义推销伪劣配件、在钣金件油漆上动手脚、事故修理时将零件掉包
汽修厂里,这些陷阱最常见
管理部门的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消保委只有协调权没有处罚权,汽修的监管有点难
尽量别让爱车在修理厂过夜,保存单据和被替换的零件,面对陷阱,咱们给你支几招
截至目前,杭州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10万辆,平均每三人就有一辆车;而在10年前,杭州的机动车保有量约16.7万辆。
汽修的水很深,但站在岸边的我们即使偶尔湿了一回鞋,却也远远试探不出其中深浅。
汽修市场的乱象中,究竟哪些陷阱最常见,我们又该如何防备?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到底够不够?为何汽修投诉总有种诉之无门的感觉?
这些问题,咱们邀请了多位业内人士一一解答——
副厂、钣金件、事故修理
汽修里这些猫腻最多
●副厂:给假冒伪劣戴的一顶帽子
“给你看一个文件吧,那是一个福耀品牌玻璃厂几年前就发的,声明除了给别克汽车生产厂家,它生产的配件,没有销售给其它任何企业。”采访一开始,业内修理好手诸师傅就拿这儿开说,“现在一般修理厂或者汽配公司等等,总会对司机或者车主说,副厂零件,没事。”
诸师傅说,其实没有什么副厂一说:什么是副厂,说穿了,就是假冒伪劣。
按照规定,原厂配件只能提供给4S店,不能流到一般的市场上去。“如果那些小修理厂或者汽配店到4S店拿货,那价格势必就高了,从理论上说,他们是不会从4S店进货,否则就没利润或者亏本,因此,一种叫副厂的东西就出来了,这是汽修市场最大的问题。”
诸师傅给我们通俗地分了一下类,容易被“副厂”的一般有装饰件、保养件、易损件、钣金件几类。“比如装饰件,假的最多,什么3M贴纸,基本就是假的。这些装饰东西和安全关系不大,一般不会出事情,加上车主也发现不了,也就不计较了。”
易损件主要有刹车片、方向机上的球头和避震器。
诸师傅说,如果你不懂,加上汽车的确出了问题,一般司机想想这些东西不是那么重要,便到小厂换一下——这个时候,一般来说,你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即使有疑问,修理工都会跟你说:副厂的,质量一样的。
●钣金件:和油漆相关的,花头最多
钣金件一般和油漆相关,这里的猫腻最多了。
“钣金出了问题,最后肯定要做油漆,油漆一做,钣金是怎么回事你想了解都不可能了。”诸师傅举例说,比如说车主出了事故,要换一扇新门,但你送到修车厂里,实际上只是给你修理了一下,或者给你换一扇其他车上拆下来的旧门,这油漆一上,就看不出来了。
“钣金是这样,油漆同样让你雾里看花。”诸师傅也给我们说了其中的门道:
一是全部给你用国产油漆,刚做好的时候看上去差不多,你来取车时,车间内灯光打得好,看上去亮亮的,车主高兴,开走了事。
二是,如果你车子比较新或者是进口较高档的,那么里面的油漆做的是国产货,但最外面的用进口的,罩上后亮光好,不是专业人士,根本就看不出来。“但是,时间长了当然会有所变化,比如颜色走得快,没了光泽等等,但车开几个月后,谁还会去在乎呢。”
●出事故修理,小心你的车子零件被掉包
如果出了大事故,修理时就更得留个心眼了。
“现在业内存在修理厂和保险公司之间“勾结”的现象。你的车拉到了修理厂,在保险公司人员来定损之前,修理员会在检查时做些小手脚。”诸师傅说,这一点,和微信上那个帖子说的一样:修理工会用旧件或者残次件将你车上完好的零件换下来,而保险公司的定损人员一到,便说这个不行了,那个也坏了,都得换,这修理费一下就上去了。
“有些修理工把旧件换上后,有时定损后也不再重新换回来了,这样,你的车子上本来好的零件,这次事故后反而变成残次件了。有的修理工还会把拆下来的新件再卖钱,厂子便赚了两倍。”
即使修理工不这么做,车子上的零件真的损坏了,如果你不是在4s店修理,一般的修理厂即使是按“正厂件”的价格让保险公司定损,但最后给事故车装上的依然是那些副厂货。“只有这样,那些修理厂才能从配件的差价中赚钱。”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