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需要考虑可持续性的三个方面,不光是环境也包括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还有特别考虑经济上的可行性,只有这样全盘考虑,才能够在大规模的层面上实施这些解决方案”,3月21日,沃尔沃集团总裁、首席执行官欧罗夫·佩森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创新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分会场做上述表示。
为了促进可持续性的交通体系的创新,我们特别有必要让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激励产业界、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协同和联系,欧罗夫·佩森说。
以下为欧罗夫·佩森发言实录:
欧罗夫·佩森:非常感谢!沃尔沃集团是世界上卡车、建筑设备、国际海运交通工具最大的制造者之一,我们有10万员工在190多个国家有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有19个国家有生产基地。我们公司的愿景是要实现世界上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的领袖。同时我们核心价值包括了从1972年的时候开始的关爱或者是关心环境这样的价值理念。我们在全球方面也有相当多的经验来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我们是建筑设备的最大的生产方,在今年1月是这样的,我们和东风汽车厂合资,拥有它45%的股份。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全球城镇人口正在快速地增长,而且城市又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引擎,那么城市现在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如大家所说的,所以我们很好地利用了这些有限的资源。有一些挑战事实上直接或者是间接地与基础设施或者是交通两个领域相关,包括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城镇化以及自然资源的短缺和原材料的短缺。为了满足或者是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要利用现有的交通系统而且以更高效的方式来使用这样的系统。移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经济增长和人民的福祉非常地重要,对人民和城市而言,如果我们没有移动性的解决方案是没有办法运作的。在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当然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快,但也是有高昂的代价的,就是对环境的破坏。
比如说我们看到中国的机动车。目前中国的机动车渗透率要比发达国家还是要低的,这其实给中国提供了独特的机会,让中国城市能利用这样一个空白打造出更加高效、绿色的和更加符合经济效益的交通解决方案。沃尔沃集团也率先地开发解决方案,而且是针对刚才所提到的挑战在开发解决方案。比如说我们已经启动了一个非常先进的巴士的服务,是在瑞典的一个城市,城市是完全电气化的,有巴士车队,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了99%,人员消耗减少了80%,而且是完全没有噪音的。正因此如此我们用新的方式来进行城市巴士运输服务的提供。购物中心我们甚至可以提供市内的巴士服务,可以把电器化的巴士上面也装上智能的解决系统,可以提供车载的信息娱乐服务。
还有另外一个我们非常关注的领域是所谓的大规模的快速公交体系,也就是说我们在设计非常具体的路线和走廊来专门用于巴士交通,大巴交通,我们也觉得这些可以说是公交领域革命性的变化,可以提供给城市同样的运输能力,让它的效率和地铁是一样的地高,但成本只有地铁的5%。还有另外一个领域在世界各地也在迅速地推进,也就是ITS,就是智能交通体系,就是使用和利用现代的通讯技术来让驾驶更加安全和智能,更加迅捷更加便利。这方面的尝试包括了智能交管以及交通信息,以及自动收费等等,这些举措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更好地提升机动车和车队的使用的效率。根据我们的经验,路网也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在路网上使用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创造很多的结余。还有另外一个领域,沃尔沃集团也是在大力推进,就是信息系统也就是基于技术的系统。因为其实每一个机动车都可以是通过无线的链接实现联网,这样这些车辆在我们的城市运作的时候,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动态,能够降低这些机动车的运行维护的成本。
还有另外一个在城市的领域并列车队队列的模式,其实它就相当于是把每个车辆作为一个车厢,大家相互连在一起列队行驶,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运营的成本,意味着效率得以大大地提升,机动车的性能也大大地提升,我们的研究表明采用这种列队行驶的方式,考虑到空气流体动力学,能够降低10%到20%的成本。所有这些技术沃尔沃集团也在试图尝试,我们结合在一起形成智能交通体系。我们也是积极和城市交通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进行交流,向他们推荐这样的解决方案。有的时候是混合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包括混合燃料的车辆等等,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城市能加入到这个阵营中,通过协同和努力能够减少整个系统的负担,尤其是城市的大巴运营的负担。这有助于我们实现环境的效益,也能够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而且这样做的话具有成本效益,我们也需要关注这些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让这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得以推行和实施。
最后我对智能城市想提一个建议,我们需要考虑可持续性的三个方面,不光是环境也包括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还有特别考虑经济上的可行性,这也是一个关键的考量因素,只有这样的话全盘考虑才能够在大规模的层面上实施这些解决方案。为了促进可持续性的交通体系的创新,我们特别有必要让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激励产业界、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协同和联系,我们也向这次论坛提供了书面的文件,在其中列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模式,中国或许可以参考,我们也非常乐意和中国分享我们在可持续交通建设方面的经验与中国和世界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分享。
谢谢!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
(编辑:lv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