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汽车

更真实的考验 解读车对车偏置碰撞测试【2】

2014年11月01日10:14    来源:汽车之家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更真实的考验 解读车对车偏置碰撞测试

  ● 双车15°夹角25%偏置碰撞测试

  在位于天津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以下简称‘中汽研’)汽车安全实验室中,我们亲眼目睹了一次车对车15°夹角25%偏置碰撞测试,送测车辆是由广汽本田制造的第九代雅阁。由于中汽研汽车安全实验室拥有较为完善的第三方碰撞试验场,因此测试的硬件条件得到了保证。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碰撞的瞬间,两车瞬时相对速度超过了100km/h,由于撞击极为激烈,因此目标车与子弹车车在惯性的作用下发生了车身的偏转,最终静止下来后,两车的方向进行了“互换”。而现场对车辆进行检查时可以看到,车辆没有发生燃油泄漏,四个车门可以正常打开,因此不论车内乘员的伤势如何,都有利于迅速逃生与抢救。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通过对两车撞击后的车身结构进行检查,可以看到车头部分均进行了有效吸能,因此乘员舱可以保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这样的效果与本田自创的ACE II高兼容性车身结构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增加了“Y”型边梁以及上横梁的结构,因此在撞击时车身前部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分散和传导冲击力,从而确保了乘员舱结构的完整性,与车内约束系统一起实现了对车内乘坐者的保护。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从发布会现场公布的部分参数来看,也证明了两辆九代雅阁轿车可以在这样程度的碰撞事故中有效地保护车内的乘员。

  头部伤害指数HIC 胸部压缩变形量
目标车驾驶员 优秀 良好
目标车乘员 优秀 优秀
子弹车驾驶员 优秀 良好
子弹车乘员 优秀 优秀

  ● 双车15°夹角25%偏置碰撞与IIHS 25%偏置碰撞的差异

  首先,IIHS 25%偏置碰撞为单车与固定刚性壁障进行正面无夹角碰撞,刚性壁障强度均匀、车辆受力位置、面积更加可控,因此对车辆的考察要素更为明确;而双车15°夹角25%偏置碰撞时,两车面对的撞击强度和受力面积测算相对困难,车身结构面对的冲击更加复杂。

汽车之家

  其次,IIHS25%偏置碰撞测试中,车辆与固定壁障撞击的时速为64km/h,而此次双车碰撞的时速均超过了56km/h,撞击时的相对速度超过了100km/h。由于动能E=1/2·mv2,因此即使此时由两辆车共同吸能,车辆承受的撞击能量依然会增大很多,车身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另外,由于撞击时两车行驶路线带有一定夹角,因此目标车的主要吸能部件,也就是前纵梁会发生错位,此时需要目标车通过发动机舱的其它部件来吸收撞击能量。这样带有角度的碰撞在现实生活中也更为常见。

  总结:

  只要汽车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安全性就是摆在生产厂家面前的一个首要课题。尽管如今主动安全科技令车辆变得更加智能,但车辆的被动安全性依然不容忽视,车对车碰撞就是部分车企为了提升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而增设的测试项目。对于厂家来说,将所有可能出现的碰撞情况当然是不现实的,然而在车辆的研发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更加贴近真实事故的碰撞测试,并依照测试结果设计或改进车身的安全结构,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文/图 汽车之家 张戈)

(责编:沈光倩、吴佶)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