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汽车

匆匆那年 细数国内“生不逢时”的好车【2】

2014年12月31日08:16    来源:爱卡汽车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原创]匆匆那年 细数国内“生不逢时”的好车

  三、东南三菱戈蓝

  与达路·特锐和开迪的失败归结于进入中国市场为时过早正相反,戈蓝的失败在于它进入中国的时间太晚了。

戈蓝

  作为三菱汽车的中级车代表,戈蓝自1969年至今历经九代,比在中国热卖的丰田凯美瑞和本田雅阁历史都要悠久。

  在国外,戈蓝也极受欢迎,特别是日本和美国市场,曾囊括了日本“年度最佳车型”、美国“最佳年度进口车型”、德国“金方向盘奖”、新西兰“最佳年度车型”等各项大奖,可以说是绝对的实力派。

戈蓝

  虽然三菱将第九代戈蓝几乎同步在2006年底实现了东南三菱的国产,但在它推出时,雅阁、凯美瑞、天籁、君威、帕萨特这些中级车早已跑马圈地,占据了中国中级车的绝大多数市场。

  而东南汽车一直未进入中国主流汽车厂商行列,三菱的品牌在中国也并不算响亮,再加上第九代“布雷脸”造型并不怎么讨国人欢心,因此戈蓝推出后就一直表现得不瘟不火,销量始终与雅阁、凯美瑞不在同一级别。

  销售受挫又打击了厂家改进产品的积极性,无论是动力还是配置多年来都没有大的改变,上市八年也从未改款。在中级车火爆异常的大环境下,戈蓝显得如此孤独。

戈蓝

  凭心而论,戈蓝是一辆相当优秀的中级车,造型动感、空间宽敞,三菱的赛车基因赋予了它优异的操控性能。价格也相当亲民,当初只有一款2.4L发动机搭载4速自动变速器的动力组合,价格从16.98万元-21.98万元,算是相当超值。

  但戈蓝的致命弱点是产品线太少,品牌知名度不高,在上市第一枪哑火后,厂家只能降价促销,产品价值大打折扣,而这又挫伤了消费者对车型的信心,使戈蓝的销量年年走低。如此恶性循环,戈蓝时至今日也没有推出换代产品,销量凤毛麟角,即便低到14万元也乏人问津。

戈蓝

  点评:出名要趁早,吃饭要趁热,戈蓝的命运完全印证了这一真理。

  四、上海大众 高尔

  和一汽-大众一样,“老江湖”上海大众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就是高尔。

高尔

  虽然与高尔夫只有一字之差,高尔却与高尔夫是完全不同的两款车,高尔夫主攻A级精品两厢车,而高尔则是走的低端路线。

  当年上海大众引入高尔是想复制高尔在巴西的巨大成功。高尔的英文名是GOL,是足球比赛进球后人们的欢呼声“GOAL!”的谐音,由此可见高尔是一款面向年轻人的廉价小车。

  高尔在巴西享有“国民车”的美誉,价格低廉,皮实耐用使高尔连续16年保持巴西销量冠军的地位,2001年GOL在巴西的销量为192326辆,市场占有率为20.5%,总产量超过340万辆,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高尔

  在2003年,上海大众的产品线并不丰富,只有桑塔纳、桑塔纳2000、Polo和帕萨特。面对日益老迈的桑塔纳,上海大众也急需一款廉价车填补空白,于是上海大众瞄上了在巴西风光无限的高尔。在上海大众看来,巴西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移植到中国的高尔没有不火的理由。

高尔

  然而上海大众没有预期到中巴两国消费者的差异。巴西人对车型的选择更务实,廉价、好开就行,并不需要多高的配置。因此引入中国的高尔也保持了节俭的美德,其最低配的导入型甚至连空调都没有,被笑称“裸车”。并且为了迎合年轻人,高尔最初只推出三门版,发动机也沿用普桑的1.6L发动机以降低成本。售价7.5万到9.83万元。

高尔

  如此配置和价格自然不会让中国消费者买账。作为家里第一辆车,往往要担负搭载全家人的使命,只有两个车门实在不方便,并且它也没做到足够便宜,这个价钱能买到自主品牌的三厢轿车了。

  好在上海大众很快意识到失误,推出了五门版高尔。不过高尔的技术实在陈旧,除了造型比较受年轻人欢迎外,并无过多卖点。1.6L发动机经济性也差强人意,维修保养价格偏高,因此并未获得预期的市场表现。

高尔

  2006年,上海大众宣布高尔停产,也没有后继车型的引进计划。后来这一车型空白被上海大众自主研发的朗逸所取代。

  值得一提的是,高尔虽然销量不佳,但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因此被很多国内改装玩儿家当做改装车,在改装车市场还颇有些名气。

高尔

  点评:不要看低国内消费者对品质和配置的苛求,巴西桑巴舞跳到中国也未必敌得过大妈们的广场舞。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鄂智超、窦明)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