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汽车

新《消法》变脸 汽车维权变细

2014年03月26日08:26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新《消法》变脸 汽车维权变细

  作为直接调整消费者和企业关系的法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在3月15日正式实施,这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0年后首次“变脸”。新《消法》的实施,给汽车维权带来了哪些变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法律顾问、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表示,去年10月实施的汽车三包规定,改变了以往在汽车行业当中,消费者只享有维修没有更换配货的法律规定和经营者的规定。而新《消法》的实施,会对汽车行业带来更大的冲击。

  变化1:

  质量问题 车商需“自证”

  新《消法》第23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自消费者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出现瑕疵、发生纠纷的,由经营者承担相关举证责任。

  点评:产品发现瑕疵、争议时,经营者承担瑕疵的举证责任,这就改变了以前遇到纠纷要鉴定,是产品质量问题,是物流方面还是销售环节出现了问题,还是消费者使用不当?鉴定又很难,所以新《消法》第23条就是过错推定。首先假定制造者有责任,你要举出瑕疵的原因,如果不能举证就要承担责任。这一条款,希望经销商、产品制造者要充分注意到新《消法》对我们的影响。

  变化2:

  不满意 7日内可退货

  新《消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第25条则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点评:第24条可以说把三包全覆盖,没有国家规定、合同约定的,在7天内发现有问题就可以退货。第25条则是国际上通用的“无理由退货”。如果汽车通过互联网交易,是非现场购物,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可能受到了一些阻碍,因此法律赋予了消费者7天的后悔权,并且可以不说明理由。

  变化3:

  汽车召回 需补偿损失

  新《消法》中规定,商品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点评:作为一种业界公认的,可以有效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促进消费的制度,“召回”被首次写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不过,什么是“必要费用”?是过桥过路费、油费,还是误工费、食宿费等其他费用,新规并没有细化。另外,补偿对象是只针对外地车主,还是包含本地车主以及补偿标准等,目前都没细化,仍缺乏可执行性。

下一页
(责编:闫枫、王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