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对于目前存在于二手车市“迁黑”的现象已经连续关注两期,从本报记者对于车市的调查来看,目前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二手车交易的普遍现象,并且开始形成一个完整的交易链条。上周,一位报料人透露,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向外地“迁黑”二手车都无牌使用,一些进口车、准新车,且价格高的二手车往往通过各地车管部门有关“死档车”政策,堂而皇之的进入二手车市场。
死档车不能过户交易
实际上,“死档车”在二手车市场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早在90年代初期,一些海关罚没、走私车以及手续不全的二手车,在获得车管部门的认可之后,可以合法进入二手车市场,但是这些车辆在获得牌照之后,一般不能再进行过户交易,直到车辆使用到报废为止。
但是目前这一政策正在被一些不法二手车商利用。比如北京一辆价值不菲的二手车,在“迁黑”之后流入外地车商手中,然后车商串通当地车管部门,通过政策漏洞把这辆车变为“死档车”,然后获得牌照,合法进入当地二手车市场。
据透露,一辆仅使用了几年、价格百万元的进口小客车,通过这一渠道,价格往往仅为几十万元左右,比目前市场上的二手车略低。如今,一些准新的二手车,由于没能达到当地环保要求,也通过这样的渠道交易。和老旧车交易不同,这些车型往往价格略高,车商在通过办理“死档车”手续后,售价往往比收价高出一大截,从中获利。
市场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众所周知,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几乎都实行了限迁政策,各地2008年以前的二手车几乎无地可迁,从而造成二手车价格持续滑落,全国大流通受阻。即使像北京一样采取大力度的外迁补贴政策,二手车交易也开始一定程度出现萎缩。
一些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全国二手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一边是各地城市限制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而另一边又是抑制二手车全国流通,这种状况导致在用车车主换车频率降低,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城市降低排放。
除此之外,由于品牌二手车还处于发展初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本地二手车消费,导致目前以旧换新、以旧换旧业务发展缓慢。一些接受调查的二手车商坦言,从年初至今,他们仍然在经历二手车市的“寒冬”,如果没有类似“迁黑”、“死档车”这样的渠道,经营二手车将面临再次洗牌。
探讨放开二手车交易
据介绍,一个健康的车市应该最大限度地支持在用车流通,并通过政策刺激二手车流通的频率,这样不仅活跃了车市,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二氧化碳排放。
目前,中国每年新车销售近2000万辆汽车,而类似欧美的出口更无一单,不仅如此,各地之间的二手车流通也因为限迁政策受阻,因此可以理解为,每年销售的2000万辆新车,除了少数报废车辆之外,全部为新增车辆,各地排放压力可想而知。
当务之急,有关部门应该全力支持二手车全国大流通,不失时机地推动二手车出口,并全面放开二手车经营权,让具有主机厂背景的品牌二手车进入这一市场,从二手车收购、销售端实施品牌化运营,让更多的二手车经过品牌化认证后,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二手车市场。(何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