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汽车

一车多卖敛财过亿 集资诈骗主犯潜逃土耳其终落网【2】

苏宫新 杨颜慈

2014年12月23日18: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一车多卖敛财过亿 集资诈骗主犯潜逃土耳其终落网

  【骗局】新型投资模式异化为一车多卖骗局

  警方调查发现,龙亿公司成立于2008年,何某担任总经理,其朋友缪某和同学陈某担任大股东。

  “最早的时候,何某和缪某都是汽车租赁公司的司机,后来慢慢有了自己的人脉,便自己搞起汽车租赁,在苏州行业内也算小有名气。”办案民警介绍。

  事实上,只要好好做租车,还是有得赚,何某等人为何要编织骗局呢?

  案后不久,主犯之一陈某投案自首,他的交代揭开了这起骗局的神秘面纱。

  原来成立龙亿公司后,何某等人的汽车租赁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但到2010年,他们发现汽车租赁赚不到大钱。一次去酒吧玩乐时,他们觉得做酒吧似乎挺来钱的。很快,何某便将自己的资金投进了酒吧,并让缪某和陈某去管理酒吧。何某没有想到,由于经营不善,他的酒吧成了一个无底洞。

  由于投资失败,资金链紧张,何某和缪某便想到了利用汽车租赁圈钱。

  他们名义上是让投资人购买车辆,实际上他们会以同一辆车寻找多名投资人签订挂靠协议。为了取信投资人,龙亿公司制作假租车协议或包车协议给投资人看,让投资人相信车辆有正常的租赁业务。

  一辆车养一个投资人,可能还略有盈余,但如果养两个、三个甚至七八个投资人,就没有可能。

  很快,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是难以为继的。最后,龙亿公司只得大量出售二手车以获取资金。

  【逃亡】仓皇出逃土耳其 “红色通缉令”全球追缉

  就在陈某疲于应付追债的投资人时,何某和缪某则开始运作出逃计划。去年7月,何某、缪某及他们的家人陆续潜逃至土耳其。

  由于土耳其引渡有难度,加上找不到家人无法劝返。为了尽快将何某与缪某抓获归案,苏州警方经向上级机关汇报,由公安部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两人发出“红色通缉令”,在全球范围内追缉。

  今年2月左右,警方得到线索,何某和缪某离开土耳其,经俄罗斯到了越南,并在越南落脚。警方判断,何某和缪某可能会潜回国内,于是加紧工作。

  终于,今年9月,办案民警发现何某和缪某的家人不约而同地向乌鲁木齐汇集,极有可能是何某与缪某在乌鲁木齐落脚。

  在乌市警方的配合下,今年11月11日,何某和缪某在乌市的暂住地被抓获。

  【落网】走投无路偷渡回国 称最对不起父母

  落网时,何某和缪某已经十分落魄。何某因为身患疾病,双脚无法走路,只能坐轮椅。而缪某则在乌鲁木齐做加工皮球的生意,一个月仅够温饱。

  面对民警他们坦承,自己是走投无路才偷渡回国。一方面是由于没钱了,在国外呆不下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警方“猎狐”力度越来越大,他们在境外处处受制,只得想办法回国。

  原来,何某出境时身上已没有什么钱。在土耳其下飞机的时候,身上仅有300美金。由于被“红色通缉令”追缉,哪儿都不能去,每天只能呆在租住的房子里,吃菜汤和干面饼。

  一起前来的家人由于难以维持生计,没多久,何某的家人就陆续回国。

  没有钱,语言不通,加上何某有病,外面风声又那么近。他跟缪某合计,还是要想办法回国,也许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于是,他们择道越南,从那里偷渡入境,辗转回到了乌鲁木齐。

  落网后的何某才如梦初醒,坦言自己的行为不仅害了自己还拖累了家人,感觉最对不起的就是父母。

  今年38岁的何某,曾到阿联酋摆过地摊,当过汽车租赁公司驾驶员、开过玉石珠宝店,但每一样他都干不长,每一样都亏本。

  在编织汽车投资骗局中,他敛财1个多亿,但他却连这些钱的去向都说不清。

  民警介绍,为了还债,何某把父母的房子卖了,连老人的退休工资都拿走了。自从他潜逃后,他父亲便四处借钱接济儿子。缪某的母亲也是如此。“土耳其相对消费较高,所以他们后来辗转到了越南,那里消费相对低些,而且可以偷渡回国。”民警说。(完)

上一页
(责编:沈光倩、吴佶)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