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汽车

[观察]海马汽车油耗造假 检测机构更应挨板子?

柴冰

2014年03月19日05:30    来源:全景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观察]海马汽车油耗造假 检测机构更应挨板子?

  海马汽车(000572)日前摊上大事儿了,被央视曝光伙同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汽车油耗试验检测中造假,公司澄清公告也被指责是澄而不清。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只是行业潜规则的一个缩影,这起丑闻对被曝光的海马汽车肯定会有负面影响,但监管部门应对这起丑闻时,板子更应该先打到检测机构的屁股上。

  海马汽车接棒江淮 国产车连续两年被爆丑闻

  近两年来,国产汽车成了央视315晚会黑榜上的常客,从去年的江淮汽车(600418)到今年的海马汽车,“锈蚀门”、“油耗造假门”继踵而至,国产汽车的“业界良心”日渐迷失。

  海马汽车自被曝光油耗造假后一直闷不吭声,直至昨夜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传闻。不过公司旋即遭到专业人士质疑:油耗造假的检测行为是属于开发过程试验阶段还是认证检测阶段?公司所有上市车型的测试结果依据《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进行标识,但是油耗数据是否都真实准确呢?更有投资者在全景网互动平台向公司发炮,既然公司认为媒体报道不实,为何不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形象?是心中有鬼还是底气不足?

  记者今晨致电海马汽车证代郑彤,她表示,公司方面认为此次央视曝光的事件非针对上市公司,主要是针对第三方检测机构。至于别的问题,她表示会以邮件形式回复,但截至晚间发稿时记者并未收到来自公司方面的回复。

  无关安全影响或许有限 板子先打谁身上?

  此次“油耗造假门”会对海马汽车带来多大负面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某券商汽车行业研究员。在他看来,这起丑闻对被曝光的海马汽车影响肯定会大一些,但没被曝光的车企并不意味着就此安全过关。“这个现象在业内有一定的普遍性,不过油耗问题毕竟不像零部件问题那样严重,它不涉及到行车安全,最终会对海马汽车造成多大负面影响很难去衡量,从三月份公司产销快报中或许可以看出些端倪。

  记者注意到,在政府部门出台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汽车实际油耗可能会和油耗标签上的数据有所差距,但这一规定并未对“有所差距”做具体量化。该研究员表示,从这一点也不难发现,不少检测机构和汽车厂商互相勾结正是在钻制度漏洞。

  “我觉得这起丑闻对汽车检测机构来说影响更大一些,他们出具有问题的检测结果是会被工信部采用的,这等于说他们在滥用政府部门给予的权力,接下来板子先应该会先打到检测机构的屁股上。不过国内车企更应该引以为鉴,本身起步就晚,频现问题终究不利于长期生存。”该研究员最后对记者表示。(全景网/柴冰)

全景网

(责编:傅小康、王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