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上岗前缺安全培训,快车道作业缺法律保障
环卫工是在拿命在“讨生活”!这句话,在2014年伊始表现尤为突出。两周内,郑州接连4名环卫工被撞身亡,他们多为五六十岁的老人……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这些人却为生活所迫走上街头,拿着刚刚填饱肚子的工资,却干着游走在死亡边缘的工作!
据统计,仅去年郑州就发生环卫工被撞事件30多起。环卫工每天工作在危险的马路上,他们的安全尤其需要关注。谁该为环卫工的被撞埋单?他们的权益如何保障?有关部门是否应该为环卫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并制定保障其生命安全的有效机制?这些都需要思考和回答。
特点
事故多发生在凌晨时分,凌晨4时~6时称为“黑色时间”
昨日,记者在车流量较大的南三环、中州大道、金水东路等路段对环卫工们进行了走访调查。“说不怕是假的,在路上干活有时自己心里也吓得直哆嗦。”不少环卫工袒露心扉。
“早上六七点钟是干活儿最危险的时候,这个时候车少,速度很快。”环卫工宋连营说,有一次他在路中央的护栏旁捡烟头,一辆轿车迎面飞驰而来,他急忙往里缩身子,但胳膊还是让后视镜刮破了一块皮。
据了解,近两周来,4名出车祸的环卫工有3人是在晨扫中被撞身亡的。来自郑州市城管局环卫处的数据显示,去年郑州就发生环卫工被撞事件30多起,多发生在清晨。
郑州市城管局环卫处薛芳礼处长告诉记者,环卫工凌晨开始作业,此时正是驾驶员开车最为疲劳的时刻,最容易发生车祸,环卫工们把每天凌晨的4时到6时称为“黑色时间”。
环线路段事故多发,被撞者年龄偏大
综合30多起环卫工被撞事故,记者发现被撞环卫工多集中在中州大道、南三环以及高新区、经开区等开阔路段。
“中州大道、长江路、北三环诸多路段,高峰期一过,路面的车就撒欢跑,车速往往很快。我们在路面上保洁作业,往往胆战心惊!”采访时,不少环卫工表示,2012年在中州大道和北三环交叉口附近就接连发生3起环卫工被碾轧身亡的事故。
“目前,环卫工招工难,年龄偏大,由于行动迟缓,在遇到危险时往往措手不及。”东风路上的一环卫工路段班长说。昨天,大河报记者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是来自农村的老人,因不想拖累子女来到城市,领着微薄的工资,做着年轻人不愿做的工作。对此,环卫部门表示,工资待遇低,招工困难,很少有50岁以下的人愿意干,不得已才大量使用“高龄”环卫工。
缘由
安全防护匮乏,身上反光背心不足十元
昨日,记者走访了郑州市城区、三环快速路、四环以及郊区一些路段的环卫工,发现环卫工的着装可谓五花八门,身上的反光背心也是各式各样。
在农业路和经二路,环卫工穿的是成套的橘红色棉袄,棉袄上镶嵌着反光条。而中州大道和农业路交叉口的环卫工则身着便服,身上套了个橘红色马甲。而在东风南路一些路段,有环卫工则穿着绿色的反光背心。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不少环卫工身着的都是最简单的网状反光背心,上面的反光条都洗得发白。“这反光背心我都穿了半年,洗了之后就经常掉色。”采访时,环卫工孙师傅无奈地说,现在不少道路的保洁都是外包出去的,很多公司为了压低成本连反光背心都不舍得发。现在工人走得勤,一些新招进的员工用的还是之前员工穿的旧衣服。
环卫工身上穿的反光背心到底多少钱?记者走访了部分劳保商店,发现这些反光背心一般十元钱就能买到,批发价多在七八元钱。“目前,环卫工身上穿的多是这种织带型反光材料做的,反光效果很一般,十元的都是好的,我注意到有些环卫工身上穿的就是那种最普通的反光背心,批发价在每件3块钱,洗两水就基本没啥效果了。”采访时,一劳保店老板透露。而销售防爆闪光服的田经理则告诉记者,交警身上的闪光服价格最少在一百三四十元。如果肩膀佩戴闪光夹的话,价格更高。
环卫作业多数是在夜间,而且环卫工人在劳动时,如捡拾垃圾、扫地和推车都常常是弯下腰的,所以反光服装是避免交通事故最直接的信号。而洗得发白的反光服则让效果大打折扣。
缺少安全培训,经常叮嘱两句就上路工作
“我觉得环卫工被撞,与自身安全意识淡漠也有一定关系。”采访时,一位交警表示。而记者调查时发现,很多环卫工几乎没有岗前培训,只是被叮嘱几句就匆忙上路保洁了。
在农业路和中州大道附近的环卫工叶女士说:“上班的时候,班长倒是叮嘱过要注意安全。刚开始扫地,由老师傅带两天就独自上路了。后来,我发现扫地这活儿其实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特别是安全方面。在路上如何放反光锥、如果靠内侧站位扫地,如何选准车辆行驶间隙及时清扫……这些其实都很讲究!”
“俺来的时候,就是班长给俺说在快车道清扫要注意安全,其他的啥也没说。”一位环卫工人向记者解释培训内容。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