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南宁市优化调整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听证会召开,备受关注的听证方案正式浮出水面。新鲜出台的听证会方案,拟定3套城市道路停车泊位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优化方案、2套住宅小区机动车停车收费优化方案,路外停车场则简化停车场分类并提出了3套收费标准方案。此前征集意见时市民提出的关于短时停车应该免费、设置收费上限、公共场所限时免费以及关于泊位设置的意见和建议,在听证方案中均没有涉及。
多城市近来陆续以治拥堵等名义出台方案,调高停车费标准,比如,南京主城核心区干道停车费涨至20元/小时,停满24小时将要交244元;而按照深圳的调整方案,一类区域工作日期间每半小时最多可加收6元调解费,车主一天的停车成本或从原有最高60元涨达300元。收费、提价攀比的做派早就习以为常,南宁跟进调整、提高停车费收取细则和标准,也就在意料之中。
不过,正如人们对天价停车费能否达到治堵效果的质疑,纯粹的涨停车费却假借“优化”的名义同样让人不敢恭维。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综合考虑成本、管理等因素,对停车费作适当调整无可厚非,但是有必要掌握这样几个原则,一是考虑民众承受力,二是别偏离科学化管理轨道,三是须体现应有的民生情怀,四是尽可能降低或避免负面效应。
南宁停车费调整方案,在路段、时段的划分等方面更细化也更具合理性,但取消住宅小区月票实行最高限价、两小时内免费停放以及道路停车泊位15分钟免费等“旧规”的做法,不但直让人觉得目的就是为了从市民口袋里多掏钱,明显有与民争利之嫌;而且违反了《南宁市停车场管理办法》有关停车场要实行短时免费的规定;更重要的是,提高收费标准又取消免费停放规定,既不利于鼓励短停快走,又可能导致更多乱停乱放行为,“优化”怕只会沦为“恶化”。
纯粹为了涨停车费,加重市民负担不说,不顾与现行地方法规冲突,连原本有利治堵的限时免费都取消了,还美其名曰“优化”,如此单方面得利的“优化”让人情何以堪?(范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