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汽车

美国“倒爷”年贩3.5万辆豪车到中国

2014年02月14日08:31    来源:潇湘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美国“倒爷”年贩3.5万辆豪车到中国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即便这个市场是“灰色”的。由于国内对豪车的需求激增,很多美国人在国内购买豪车,然后转手卖到中国,赚取高额的差价。据估计,美国每年通过这种方式销往中国的全新豪华汽车多达3.5万辆。

  美国政府近期对这种行为展开大范围的打击,数百辆豪车被没收。然而如果中国的进口汽车价格不降下来,这种豪车“代购”的市场仍然会存在。

  现状每年有3.5万辆豪车被倒卖到中国

  美国豪车倒卖的市场兴起于中国近年来对进口豪华汽车激增的需求。戴姆勒公司(奔驰的母公司)在周三说,公司1月在中国售出了24199辆车,相比一年之前有44%的增长。

  许多从事这项生意的美国商人,会雇用人到美国的车行购买新车,然后把车卖给其他公司,这些公司再转手卖到中国。在美国通常售价为5.5万到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3万到45.4万元)的车,到中国转手的价格可以达到三倍。如一辆宝马X6在美国的售价为7.1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万元。而国内的售价则达到了180多万元,两者的差价在3倍以上。

  “我们是在利用一种合法套利的局面。”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从事这项生意已经三年的美国商人唐斯如此表示。

  但在联邦政府看来,唐斯的这种买卖可能违反了海关法规,对奔驰、宝马等汽车制造商构成欺诈,这些制造商在尽可能严格地控制针对本土经销商和国外市场的销售。

  这是因为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一般会和经销商签订协议,禁止经销商卖车给那些有意将汽车转售到海外的购车者。为此,许多汽车经销商要求购车者签署一项协议,在某一段时期内不能将汽车出口。

  为了绕开这一规定,出口商们想到了招募“稻草买家”(假装合法买家代替他人购买物品的人)的办法,通过他们去买车并过户到自己名下,将新车变成“旧车”,然后倒卖。

  有媒体报道称,通过这种类似“海外代购”方式购买进口车,往往要比4S店便宜10%至30%。因此,即便无法享受到4S店的质保和售后服务,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倒卖到中国的进口车。《纽约时报》的报道透露,美国每年通过这种方式销往中国的全新豪华汽车多达3.5万辆。

  原因国内税额高企和厂商垄断定价权

  造成这个倒卖豪车灰色市场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和美国在豪车市场上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进口车所需缴纳的税额较高。通常一辆进口汽车所需缴纳的税种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中国目前进口汽车的关税为25%,增值税为17%。消费税分7档,由汽车的排气量决定,最低1%,最高40%。所以一辆进口汽车的征税额最高能达到价格的95%。

  二是厂商对定价权的垄断。相比于较高的税额,厂商对进口车定价权的垄断造成的问题更多。定价权问题产生于2000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当时中国进口税率大幅下降,为了防止汽车进口“遍地开花”,难以管理,政府在2005年出台了《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相比国外的多品牌混营等较为灵活的模式,进口车在进入流通环节时,定价权被赋予了总代理和总经销商。

  正是因为进口渠道的管制,最终形成了总经销商对市场支配权的绝对“垄断”。消费者难以在其他渠道获得产品,缺少议价的筹码,造成进口车的利润极高。

  有数据显示,一辆进口车的官方指导价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占25%至40%,其他则是车本身以外的费用,税收约占最后售价的20%至30%,各家跨国公司设在中国的贸易公司即总经销商所掌控的利润占到30%至40%。

  此外,中国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狂热追求也直接把车价推向高位,留下大量利润空间。“进口车价格之所以这么高,因为中国人爱面子。”知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曾表示。

  实际上,面对进口车价格畸高的局面,价格监督与反垄断部门早在两年多前就予以关注了,但迟迟没有公布反垄断调查时间表。

  争议是否属于欺诈有待探讨

  在这次打击倒卖豪车的行动中,美国当局认为,该行为构成了欺诈。此类买家一般会表示,购车是为了自用。检察部门称,在多数案件里,将汽车运至海外的企业会提交误导性的出口文件,以掩盖车辆属新近购得的事实。买家购入的车险保单也会在车辆运走后立即被取消。

  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案件中,加利福尼亚州的两名男性不仅雇用了代购来买下意在运往中国的车辆,还通过欺诈手段在新罕布什尔州获取了驾照,以完善骗局。两人表示认罪,被判处三年缓刑。

  六个州的联邦检察官——新罕布什尔、新泽西、俄亥俄、纽约、德克萨斯和南卡罗来纳,已经发起刑事或民事诉讼,以求终止向中国转售豪华车的活动。检察官已经冻结了经手汽车销售的银行账户,没收了数百辆汽车,其中一些正在纽瓦克、史泰登岛和加利福尼亚长滩等货柜码头等待装船。

  当局甚至下令要求正在运往中国途中的汽车回到港口。没收行动还在继续,据了解调查行动内情的人说,联邦执法人员上周在马里兰州控制了一些将销往中国的豪华车。新罕布什尔州联邦检察官约翰·卡卡瓦斯说,“迄今我们看到的是一场骗局,有人想从中不劳而获。”卡卡瓦斯的办公室发起了第一宗相关的联邦诉讼。

  然而,这场大规模的打击行动也令人对执法部门在类似事件中的角色产生了质疑,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场商业纠纷,应该通过私人诉讼来解决。

  一名叫埃利·戈尔丁的代理律师表示,政府这是在听命于汽车生产商。他还称,纠纷应当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而不是用资产扣押和刑事诉讼来进行威逼。

  “谁是所谓的受害者?这样购买销售汽车是否应该被视为欺诈?这些都还是有待探讨的问题。”戈尔丁说。

(责编:王秋鳗、王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