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汽车

 汽车反垄断 

消费者能否得实惠(新闻分析)

2014年09月12日05: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11日,湖北、上海两地政府部门公布了对一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和克莱斯勒及其经销商价格垄断行为的处罚决定。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次处罚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克莱斯勒已决定降低旗下旗舰车型及零配件价格,并开放零配件销售渠道。一汽—大众也进行了整改,并下调奥迪原装备件价格,同时涉及垄断的经销商也全面废止协议并修改营销政策。

  专家认为,长期以来,一些跨国公司在国内享受超国民待遇,将我国法律与监管漏洞利用到极致,甚至养成了“江湖气”。

  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赵忠秀表示,过去,我国一直对外资采取欢迎鼓励的优惠政策待遇,但对规范化方面的管理往往有所忽略。在引入外资时,很少考虑安全或市场垄断的问题。如果能打破垄断,改变各类企业在中国市场长期养成的种种陋习,将优化中国市场,惠及消费者和其他市场主体。

  不过,对汽车领域反垄断工作的艰巨性决不能低估。据反垄断专家介绍,根据《反垄断法》,对价格垄断行为拒绝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执法部门有权继续处罚,直至其纠正违法行为。

  一些专家建议,破除汽车行业的价格垄断行为,工商、价格等多部门应强化合作,加强对零部件供应、整车销售、售后维修等多个环节的动态监管和执法,确保企业合规运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法律保障,不致成为企业价格垄断行为的“冤大头”。

  (据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郭宇靖、杨毅沉)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12日 09 版)
(责编:田原、吕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