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过度解读领导参观沃尔沃根特工厂--人民网汽车--人民网
人民网

请勿过度解读领导参观沃尔沃根特工厂

2014年04月04日09: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即将结束访欧之旅的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国王夫妇陪同下,参观了沃尔沃比利时的根特工厂,并为出口中国的第30万辆沃尔沃汽车揭幕。当然,沃尔沃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也出现在了现场。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日参观了沃尔沃比利时的根特工厂,并为出口中国的第30万辆沃尔沃汽车揭幕。

  出访欧洲数国,习主席在法国、德国参加了4个中外车企的合作签字仪式,而对于沃尔沃,似乎更为“关照”,亲自到比利时根特工厂参观。一时间,媒体的报道非常密集,而且解读出很多信息,比如,今后沃尔沃有可能会入政府采购法眼,比如沃尔沃将会大逆袭,比如国家元首不参观其他工厂就参观沃尔沃,从此沃尔沃将如何如何?

  平心而论,此次习主席参观比利时的沃尔沃根特工厂,对于沃尔沃汽车来说,确实是一件幸事。作为中国汽车企业收购的第一个跨国高档汽车品牌,沃尔沃在吉利的门下,让李书福管理运转地有声有色,习主席亲自参观欧洲工厂,当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但以此就判断沃尔沃将会如何如何,未免牵强,有过度解读之嫌。

  首先来说,沃尔沃汽车在2010年成为了中国企业旗下的品牌,因此沃尔沃汽车根特工厂是中国在比利时的最大生产企业。习主席说的好:“根特工厂是比利时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也是中国比利时瑞典三方合作的典范,在中国投资和欧洲技术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利共赢的桥梁。”应该说,参观根特工厂,主要着眼点,还在于中国与欧洲之间的互惠合作,加深与比利时、瑞典的互信合作,而沃尔沃根特工厂,就是桥梁,是载体,因此有必要参观。

  其次,有媒体说,为什么只参观沃尔沃工厂,不参观其他工厂。想想看,中国其他汽车企业恐怕没有一个在欧洲建立整车生产厂子供领导去参观的。如果2010年李书福没有收购沃尔沃,那现在根特工厂就不是李书福和吉利管理的,不是中国的,那这次就可能没必要参观。

  再者,习主席此次欧洲之行,除了参观沃尔沃根特工厂外,其实还参加了其他4个中国车企与欧洲合作伙伴的合作签字仪式,它们分别是:东风集团增资入股PSA签字仪式;北汽集团与戴姆勒扩大北京奔驰产能合作协议;华晨集团与宝马集团签署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大众汽车与合作伙伴一汽、上汽签署前瞻性技术领域继续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

  沃尔沃和吉利对外传播的意思是,参观沃尔沃根特工厂,是习主席此行参观的唯一的中国企业,那么习主席参加的其他四个车企与欧洲的合作项目签字仪式,虽不能说参观,难道和参观有很大分别吗?目的有很大不同吗?

  想想看,参加的这4大签字仪式,包含了中国最重量级的车企一汽、东风、上汽以及华晨,而且都是与外方合作的重大项目以及声明,哪一个也不比参观一下沃尔沃根特工厂的分量轻,如果说一汽、东风、上汽、华晨在习主席访问的这几个欧洲国家有工厂,也不排除他去参观的可能,所以没必要过度解读参观沃尔沃根特工厂。

  访问德国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一汽、上汽与大众合作的签字仪式。另外,他还参加了东风集团、华晨汽车与PSA、宝马的合作签字仪式。

  此次习主席欧洲之行,似乎格外关注汽车企业的合作。当然,一汽、东风、上汽都是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前二者也是央企,它们与大众、奥迪、PSA合作都超过20年,这对于德国、法国的经济都非常终重要;同样,一汽、东风、上汽与华晨与这些欧洲车企长期形成的牢固互惠的合作,对于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发展,对于汽车产业的贡献,对于中国拉动就业,提高制造业水平,都非常重要。因此,习主席参观沃尔沃工厂,不见得就更加重视沃尔沃而轻视其他车企。

  另外,有媒体就此解读,说沃尔沃产品低调、安全、高品位,红旗不争气,公车改革,奥迪将失宠等等,沃尔沃“政治上正确”。公车改革,国家倡导采购中国品牌,但远非像人们想象那么简单。它不光倡导提高自主品牌采购率,而且从排量、价格等方面做了很多要求,中国不少车企早就看到这种趋势去迎合这种需要,但是多年下来,很难有迅速的进展。

  奥迪失宠官车恐怕是事实,那么就此判定,相应车型价位、档次比奥迪都低不了多少的沃尔沃就会入公车法眼,难免言之过早。

  习主席此次欧洲之行,涉及到了这么多汽车项目,参加签字仪式,参观工厂,主要在于中国和欧洲在汽车合作上的广泛,时间长,规模巨大,对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对今后的互惠合做很有帮助,此次习主席参加的一汽、东风、上汽、华晨与外方的合作签字仪式,中方汽车厂商都没有过度解读,而单单参加沃尔沃工厂,被许多媒体甚至厂家过度解读报道,让人不解。(裴达军)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 车市聚焦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