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发文反对放开整车生产领域外资股比限制--人民网汽车——中国汽车社会的引领者--人民网
人民网

中汽协发文反对放开整车生产领域外资股比限制

2014年02月14日06:56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月13日发文表示,不同意放开汽车整车生产领域对外资股比限制,认为目前不是正确时机,并指出如果放开外资股比,我国汽车产业的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外方完全可以利用其全球供应链优势,以价格策略将中国品牌扼杀于摇篮里。

  中汽协称,汽车产业发展是支撑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自主的汽车产业和依附于外国的汽车产业在此方面差别巨大,如果现在放弃发展的主导权,汽车产业就会沦为外国产品的加工厂。部分拉美国家陷入“中等发达陷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汽车等支柱产业被外国控制,使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目前,按照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和外 商 投 资 产 业 指 导 目 录(2011年版),我国对整车合资企业,以及新能源车关键零部件,规定了外资持股不得超过50%。

  近期以来,关于将汽车行业作为一般制造业要进一步放开外资股比限制的问题成为了社会热点。去年底,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的外资准入限制”,商务部进行了详细阐述,明确表示将“进一步放开钢铁、化工、汽车等一般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包括放宽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

  中汽协表示,虽然目前我们对合资企业的控制还不占优势,但中方的贡献度与话语权正在不断增强,合资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正在提升,如果此时放开股比限制,局面会急转直下,三十多年的努力将功亏一篑。另外,对中国品牌而言,外方完全可以利用其全球供应链优势,以价格策略将中国品牌扼杀在摇篮里。

  “现在中方在合资企业中拥有资产处置、关系变更等重大决策权的一半,但如果放弃了这些,那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说。

  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很多业内人士观点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不谋而合,但也有不少人主张开放。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50对50股比限制已经坚持了三十多年,但没有达到当初预想的效果,不妨放开限制让企业之间充分竞争。目前来看,汽车行业打破外资股比限制是必然趋势。而对消费者而言,只有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才会得到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记者 林远)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 车市聚焦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