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汽车

今年也许还是个“查处大年”

2018年01月23日08:33 | 来源:人民网-中国汽车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今年也许还是个“查处大年”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宣布,2017年,我国GDP总量首次跨越80万亿元门槛,达到8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但从车市情况看,笔者以为,2018年的车市增速不大可能超过2%,属于典型的微增长。偏凉的气候使得2018年一开年行业氛围多少有些沉闷、平淡。但这样的发展环境适宜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整个行业求真务实、加快转型,推动汽车制造业加速向高质量阶段发展。目前,所有车企已经基本完成今年的预算安排,且大多预感到了形势的严峻,按捺住了跳高的惯有冲动,调低了产销目标,削减各种成本,厉行节约。

  如果今年的车市还像2013年那样增长13.9%、像2016年那样增长13.7%,甚至像2009年那样激增46.1%,那么对于转型升级,车企肯定没心思、没压力、没有自觉性,按照政绩考核办法,企业家们自然会走规模扩张那条轻车熟路的老路。但是,随着大环境的改变,那条老路不能再走了,因为整个国民经济已经离开了货币扩张、规模扩张的双扩张轨道,正在积极稳妥地进行结构性改革,卯足了劲谋求转型。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各级政府将继续贯彻执行十九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积极作为,特别是会坚决打赢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蓝天保卫战、扶贫脱贫“三大战役”。

  在上述政策主导之下,笔者以为,今年对汽车行业而言,不仅像去年一样是一个“政策大年、市场小年”,恐怕还将是一个“查处大年”。为什么这样说?1月9日,环保部在新大气法实施后从国家层面首次对车企开具罚单:山东的凯马、唐骏欧铃两家车企因为“柴油车排放超标、后处理系统造假”被罚3800万元,而且要停产整治。对汽车界而言,这是一个“环保部今年要对汽车下重手”的重大信号。其实,在通报处罚的发布会上,环保部已经说得很明白:今年,他们要在全国开展机动车和油品监督检查,严惩生产超标机动车和在污染控制系统上做手脚的行为,加大对整车、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及其他环保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黑名单。

  说起黑名单,这让人想起了去年1月17日公安部交管局通报的违规生产货车的超级名单。应该说,公安部这一招挺管用,收效颇好。公安部手握新车上户挂牌大权,对此警告,卡车厂家自然不敢怠慢。莫非环保部从公安部那里学了一招?

  有人可能会说:“别逗了,环保部哪能与公安部相比?它能把企业怎地?”笔者只能说,此言差矣,只要回顾一下过去两年有多少企业被勒令停产整顿,就能知道环保部有多厉害了。

  现在正值隆冬,有些家用车早晨一启动,尾气十分呛人,而有些车则没什么味道。显然,气味呛人的车燃烧不充分,而且后处理系统有问题。除了年久失效者,不排除有些车企在后处理系统上做文章。本报去年曾刊登过山东宁津县假冒伪劣三元催化转换器产业一派兴旺景象的报道,笔者随即也写了一篇言论,建议国家对三元催化转换器实施制造许可管理。笔者再一次建议环保部到宁津县好好甄别一番。

  现在,环保部盯上了新车,下一步,不排除环保部联手公安部门一起来整治现实的污染源——3.1 亿辆在用机动车(其中2.17亿辆是汽车)。

  说过真与假,再说说油耗。新年伊始,工信部公布了2017年12月新车油耗通告,显示比上年同期略有降低,但全年油耗平均水平并没有明显下降。2017年底,553款车型因油耗不达标被取消公告。其实,若要按照即将公布的中国工况来划线,何止553款。中国工况项目组认定:自然吸气车油耗差距为28%,涡轮增压车为 32%,轻型车整体差异29%。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对亿万名车主实际油耗体验的一种“追认”,并不是什么新奇的科学发现。

  但一个重要问题是,原本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到 2020年降至5升/百公里就悬而又悬,现在中国工况又证实官方标定的油耗与实际油耗相差最少28%以上,这岂不是表明完成“咖啡法”( CAFC的业界俗称,即《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规定的2020年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吗?

  人民群众要的不是数字环保、纸面上的环保,而是真真切切的环保。凯马、唐骏欧铃会是倒在环保部刀下的惟一一批罔顾公德、公然违法、爱耍小聪明的车企吗?笔者期盼着环保部向车企开出的第二张大罚单。

(责编:闫枫、吴晓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