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补贴不超中央50% 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方案一览

一、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
(一)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车辆带电量x单位电量补贴标准x调整系数(调整系数:系统能量密度/充电倍率/节油水平),具体如下:
车辆 类型 |
中央财政补贴标准 (元/kWh) |
中央财政补贴调整系数 |
中央财政单车补贴上限 (万元) |
地方财政单车补贴 |
||||
6<L≤8m |
8<L≤10m |
L>10m |
||||||
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
1800 |
系统能量密度(Wh/kg) |
9 |
20 |
30 |
不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 |
||
85-95(含) |
95-115(含) |
115以上 |
||||||
0.8 |
1 |
1.2 |
||||||
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
3000 |
快充倍率 |
6 |
12 |
20 |
|||
3C-5C(含) |
5C-15C(含) |
15C以上 |
||||||
0.8 |
1 |
1.4 |
||||||
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 |
3000 |
节油率水平 |
4.5 |
9 |
15 |
|||
40%-45%(含) |
45%-60%(含) |
60%以上 |
||||||
0.8 |
1 |
1.2 |
(二)新能源客车技术要求
1.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不高于0.24Wh/km·kg。
2.纯电动客车(不含快充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续驶里程不低于200公里(等速法)。
3.电池系统总质量占整车整备质量比例(m/m)不高于20%。
4.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高于85Wh/kg,快充类纯电动客车快充倍率要高于3C,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节油率水平要高于40%。
二、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
(一)新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贴标准如下:
单位:万元/辆
车辆类型 |
纯电动续驶里程R(工况法、公里) |
地方财政单车补贴上限(万元) |
|||
100≤R<150 |
150≤R<250 |
R≥250 |
R≥50 |
||
纯电动乘用车 |
2 |
3.6 |
4.4 |
/ |
不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 |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 |
/ |
/ |
/ |
2.4 |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要求
1. 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 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贴。
3. 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
4. 工况纯电续驶里程低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B状态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小于70%。工况纯电续驶里程大于等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其A状态百公里耗电量满足与纯电动乘用车相同的要求。
三、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
(一)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以提供驱动动力的动力电池总储电量为依据,采取分段超额累退方式给予补贴,具体如下:
补贴标准(元/kWh) |
中央财政单车补贴上限(万元) |
地方财政单车补贴上限 |
||
30(含)kWh以下部分 |
30~50(含)kWh部分 |
50kWh 以上部分 |
||
1500 |
1200 |
1000 |
15 |
不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 |
(二)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技术要求
1. 装载动力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
2. 纯电动货车、运输类专用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不高于0.5 Wh/km·kg,其他类纯电动专用车吨百公里电耗(按试验质量)不超过13kWh。
四、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
(一)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标准如下:单位:万元/辆
车辆类型 |
补贴标准 |
燃料电池乘用车 |
20 |
燃料电池轻型客车、货车 |
30 |
燃料电池大中型客车、中重型货车 |
50 |
(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要求
1. 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不低于驱动电机额定功率的30%,且不小于30kW。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大于10kW但小于30kW的燃料电池乘用车,按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6000元/kW给予补贴。
2.燃料电池汽车纯电续驶里程不低于300公里。
五、动力电池技术要求
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动力电池应满足如下标准要求:
1. 储能装置(单体、模块):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标准号GB/T 18333.2-2015,6.2.4条/6.3.4条90度倾倒试验暂不执行)、车用超级电容器(标准号QC/T 741-2014)、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号GB/T 31484-2015,6.5工况循环寿命暂不执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号GB/T 31485-2015,6.2.8、6.3.8针刺试验暂不执行)。
2. 储能装置(电池包):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标准号GB/T 31467.3-2015)。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