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汽车

吴卫:完善调控机制 推动汽车社会和谐发展

2016年09月03日15:29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吴卫:完善调控机制 推动汽车社会和谐发展

  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今日在天津正式召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就如何完善调控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从而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做了主题发言。

  今年论坛的主题是供给侧改革,新动力重塑,这对于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以来,进入了更为快速的发展阶段,而且我国成功的应对了入世的挑战,也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也缩小了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批企业进入了世界五百强,整体汽车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进入“十三五”重要战略转型期,这个时间重要特征是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逐步深化。如何在重要的战略转型时期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根据中央的有关部署,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当然也包括企业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好政府相关作用。

  建立产能预警机制 积极防范结构性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也有新的情况和新的形态。在这里来讲这个问题并不是老调重谈,汽车产业一直是社会、企业、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2009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七年保持汽车产销规模的世界首位,市场规模已经接近2500万辆的总量,成效是非常显著。但是随着经济增长发展进入新常态,出现新的情况,汽车产销增速趋于放缓,与此同时汽车发展外部环境出现新的变化,科技新发展、产业变革带来一些新的趋势,智能化在加速发展,相关社会资本也在不断加速向汽车产业聚集。

  在目前的了解情况看,一方面我们确实已经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汽车产业结构性过剩问题,根据去年我们委托汽研中心做的调查,占我国汽车产量98%以上的30多家主要汽车企业,形成整车生产能力已经在3100万辆左右。而在建的产能已经超过了600万辆,这个已经超过了我们现在目前可以预见的汽车消费增长。在产能利用率方面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结构性问题,一个是商用车利用率比较低,总体的利用率只有52%左右,乘用车利用率还相对问题不是很明显,在建产能扩张也会进一步加剧这个情况。新能源汽车虽然近些年增速很快,对于未来的预期大家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导致了短时间内各方面资本大量聚集,从目前情况看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矛盾发展和低水平的建设,也是一种比较明显的问题。在初步统计当中,中国现在汽车企业有新能源汽车产品就有200多家,包括乘用车、客车、专用车领域,但是整体上产品质量、安全性、核心技术还是突出的不多,一般化的或者低水平的产品还比较泛滥。在累计获得生产许可4000多个车型当中,实际上能够投产的车型在四分之一左右,很多市场的成熟度和竞争力并不是很强。在动力电池方面,中国有大概两三百家动力电池企业和系统供应商,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形成有技术创新、有持续的创新能力、质量和安全性能比较稳定的企业并不多。

  为了有效防范产能过剩,随着现在汽车产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投资的主体也逐渐的多元化,政府在产业管理的方式上,在调控方式上也不能再靠原有传统只是行政审批把关,更多采用综合性措施,政策的引导,信息的预警,也要靠标准法规、市场监管和退出机制综合来调控实现有效防范产能过剩的风险。

  这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开展一些工作,一是持续开展了产能监测工作,从2005年到现在已经持续十多年时间。在各地企业和研究机构支持下,了解企业产能各方面投资动态,把握产业投资方向。二是建立预警机制,在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中心支持下,我们利用汽车工业协会的信息发布平台做了产能的分析和信息提示,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在今年到目前为止,今年5月份和7月份我们两次进行了产能信息的分析和提示发布工作。在引导社会投资,分析产业发展情况方面,应该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

  结合产业发展 深化改革综合施策

  在深化改革方面,今年将在汽车投资项目管理上有比较大幅度的改革措施。根据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缓结合、优化服务的统一部署,要求政府核准的投资事项削减90%以上,这个比初期目标又进一步提高了要求。根据这样的要求,国家发改委近期已经上报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版送国务院来审定,在新的目录当中,将结合一方面大幅度下放有关权限,同时完善投资项目的相关条件,来提升产业竞争力,防范产能过剩和促进产业重组和聚集的要求,完善这样的政策要求,通过简政放权来简化、优化投资项目管理的方式。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乘用车的企业建设还是严格执行去年颁布新建乘用车电动车的管理规定,逐步提高准入条件,来防范新能源汽车领域、新的低水平盲目发展,这样使得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能够培育出,或者引导优势的企业来做大做强。

  加强制度的创新,建立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确定的汽车产业发展重要战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总体来看,距离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产业战略转型的要求任务还很艰巨,需要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来发挥骨干企业的作用,来实现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在促进这方面机制建设上,一方面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完善推广应用的政策措施,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在为今后长效法制化建设做共同的努力。2017年国家将建立碳排放的交易体系,这为我国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法制化机制提供重要基础或者制度的保障。我们研究任务借鉴美国加州在零排放法案的实施经验,充分利用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制度,来落实基于汽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责任的具体措施,应该说是一个可行的途径。在进一步征求意见和研究基础上,来完善制度性建设,要使得制度有效执行必须有保障,有市场长期可运行的机制,我们还有细化的工作,包括监管、责任的确定,还有政府部门的管理体系,应该说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

  加强战略引导 促进汽车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也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我们已经步入汽车社会发展阶段,但还是不成熟的汽车社会,如何使得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战略的高度上加强引导。

  面向更长期的发展,特别是到2030年,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成效概括起来有三方面内涵:

  产业本身的竞争力应该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产业创新、技术的水平,还有国际化能够达到更强的竞争水平。

  产业的生态体系得到优化升级,绿色化、智能化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系统,更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能够得到比较基本的建立。

  实现汽车文明和谐的汽车社会,是我们更系统的目标,通过汽车产业本身的发展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建设,汽车社会的治理和产业管理的法制化体系,能够全面健全,而且得到有效的实施。汽车生产贯穿到汽车产品研发制造到使用,特别是人、车、社会全面发展,还需要通过战略引导不断推进。从汽车产业本身的发展,变成汽车社会的和谐发展。

(责编:曹淼、窦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热门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