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豪EC7是吉利集团倾力打造的一款全球品质轿车,也是帝豪品牌的首款车型,从2006年开始步入研发研发轨道,历时近三年研发与制造。
2000年12月,第一款赛欧下线;2001年6月,赛欧正式上市;2005年3月,当赛欧从别克品牌分离,成功换标雪佛兰后,上海通用的品牌车型整合工作也正式开启,归于经济车型品牌--雪佛兰品牌之下的雪佛兰新赛欧。
北有高尔夫,南有途观。上市伊始,途观就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紧俏程度,成为合资大众系两大“神车”之一。
作为一款创新豪华的德系高级轿车,全新迈腾以长轴距版第七代大众B级车的纯正血统入主中国市场。
选择这款车作为当年的重头戏是有原因的,广州标致是国内第一家合资汽车厂商失败的例子,而东风标致作为继任者,首先推出的这款三厢车将是标致回归中国市场的“标志”。
这是国内汽车企业第一次推出一款MPV车型,普利马的出现给沉闷的三厢轿车市场注入了强心针,此后数年,以普利马为代表的家用MPV开始在市场上流行。
一款车型如何能够常保青春,骐达给出了非常好的答案——勤改。05年上市至今,骐达在每年或是配置升级或是外型小改,总之一直会让你保持新鲜感。尽管三厢版颐达要早于骐达上市,但是市场销量好的还是骐达。
第九代花冠在中国见证了丰田汽车的辉煌,作为丰田在国内销售最好的车型之一,在2004年引入中国销售,这款挂着丰田标的车紧凑级车,实现不少中国普通消费者渴望拥有一款丰田轿车的愿望。
别克凯越(Excelle)基于通用汽车全球平台,它的原型车是通用大宇Lacetti,外形出自全球三大汽车设计公司之一,拥有73年历史的意大利pininfarina。
高尔夫是大众品牌旗下一款经典的车型,它历经数代,几十年间销售超过2000万辆,创造了一个汽车发展历史的新奇迹,在1997年8月高尔夫第四代荣耀登场。
荣威750以其独特的英伦风格,迎合了当今一部分主流消费者审美取向的变化,为中国汽车市场创建了一个新的领域。
长安悦翔是长安汽车晋升四大车企后推出的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2009年3月下线以来便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悦翔的优异在于它良好的性价比和实惠的使用及保养费用。
1958年8月,“红旗”车正式被命名。这款有着“中国第一车”之称的红旗车型被寄托了更多的期许与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红旗从生产线上走下。
2007年、2008年,广汽丰田生产的凯美瑞缔造了中国车坛的“凯美瑞神话”,连续两年夺得中高级轿车上牌量冠军。
2006年3月18日,华晨捷骏在人民大会堂正式亮相,华晨掌门人向全国宣布华晨的“自主宣言”。随着这一声响亮的号角,华晨骏捷带着中国自主品牌的标签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
斯柯达是中国消费者非常熟悉的汽车品牌,当年进口到中国的弗雷西亚、法比亚曾是中国很多城市的出租车主要车型。
2005年9月22日,F3作为比亚迪的开山之作正式驶入汽车市场,尽管这位电池大王在IT行业内叱咤风云,但对于汽车行业,它们确实还属于新秀,不过,转换角色的比亚迪表现得依然精彩。
2005年9月,长安福特第三款全新车型——福特福克斯上市,并很快受到消费者追捧,成为中级车市场上的一颗新星。2006年8月,福克斯两厢又乘势推出,再度受到市场热烈欢迎。
2004年10月20日,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举行了海域303”的上市新闻发布仪式。接下来的几年里,这款蕴涵着浓厚海派文化的“海域303”走进众多家庭。
2004年9月28日,东风日产将这款豪华车型引入中国,天籁的进入为豪华车市场注入一剂清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2004年,东风本田第一款引入车型——CR-V登陆中国市场。它的进入,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也把都市SUV的理念引入到了中国。
五菱之光作为自主开发出符合国际安全与环保标准、具有高技术和高品质的新款微车,满足了众多中国农村市场的需求,作为一款集载货、运输、载人为一体的微型客车。
2003年,马自达在一汽投产。首先生产2.3L版,一年之后,一汽马自达推出2.0L版本,这是中国市场第一款与美国市场同步推出的中型轿车。
这款取名为QQ的汽车一经面世就大获成功,低廉的价格,时尚的造型深得民心。如今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QQ的身影,QQ也成为奇瑞公司的标志性产品,奇瑞的名字也因QQ而声名鹊起。
东南菱帅是以日本三菱的lancer轿车为原型的,车头保留了lancer的风格,车身修长,有刚气。
千里马是东风悦达起亚自Pride之后的又一款车型,其原型车是1999款现代雅绅特轿车。
奇瑞风云上市,从此多了一款与桑塔纳、捷达和富康“老三样”并驾齐驱的车。经过多年发展,当年的“风云”虽已更名为今天的“旗云”,但这款车的风采依然不减,无论在发动机技术上,还是在配置上都有本质提升。
长安公司与国际合作伙伴长达4年的共同努力,推出了微车领域全新概念的新车型——“长安之星”。
说起长城汽车,人们会想到长城的皮卡。的确,上世纪90年代,丰田进口海拉克斯皮卡车风靡全国,之后国内“兴起”了制造皮卡的风潮,长城从中脱颖而出。
北京汽车E系列体现了北汽倾集团之力集中优势资源,全面发力自主战略的落地实施,也标志着北京汽车全线乘用车产品布局正式落下“第一子”。
作为最早进军MPV市场的民族品牌,江淮瑞风从2002年上市以来,针对中国车市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线,现在,瑞风已形成低、中、高三大系列十余款车型的产品谱系。
上世纪90年代,私人企业生产汽车是不被允许的,即使政策允许,也没有哪个人敢去生产汽车。当李书福喊出生产汽车的口号时,大家再度把他归为“疯子”。
宝马3系在国内轿车市场上一直被作为衡量操控性的标杆而存在着。作为宝马的当家花旦,3系以卓越的性能,特有的驾驶乐趣,得到了“真正的世界车”的美誉,被认为是全球紧凑级豪华轿车执牛耳者,而其真实表现也不愧于这个称号。
C级是奔驰最年轻的车系之一,它问世不过20年,至今才发展到第三代,可是它同时也是奔驰最为畅销的车系。
伊兰特(elantra)是典型韩国车。作为现代公司在海外销售业绩最好的车型,它已经经历了六代。
北京现代引进的索纳塔是第六代车型,这是索纳塔最成熟的一款车型,根据中国道路情况做了很多测试,加宽了后座空间。
长安铃木奥拓轿车是由中日合资的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按照日本铃木公司技术标准和管理模式生产的五门两厢式经济型轿车。
“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天津大发广告。仅从字面上,已经显示出了大发车当年的火爆态势已经席卷全国。
三菱帕杰罗发展了整整三十年,它的历史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留心越野车的人去品尝与回味的。在它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形象的树立,它更是无数奇迹堆砌起来的辉煌。
2005年3月份日本全新的第十二代皇冠[1]在国内的天津一汽丰田二厂投产,并于21日在国内正式上市,这是皇冠自诞生50年来第一次在日本本土以外生产。
作为国内最早的合资公司,广州标志给人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但最大的回忆就要算这款车了——广州标致505SW8。
宝来是一汽-大众继捷达之后投产的第二个品牌,迄今已经走过十二个年头。十二年的积淀,十二年的口口相传,树立了宝来作为“中国高品质A级轿车”至高无上的地位。
日产皮卡在国内高档皮卡中销量第一,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曾荣获“中国高级皮卡汽车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的称号。
菲亚特派力奥是一款世界范围内的获得成功车型,在40个国家的两百多万名客户选择了这款车型。
日产蓝鸟可谓是日本性能车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款车型,1959年第一代车型问世,历经八代,算的上是一款具有历史意义的车型。
富康、桑塔纳、捷达这三款车被人们称为中国车市的老三样。富康原型车是风靡欧洲的雪铁龙ZX车型,1992年引进国内,作为一款拥有长久生命力和发展历程的车型。
大众polo诞生于1975年,在其后的30年时间里,历经五代产品演变,总产量超过700万辆,并曾长期位居德国经济性小型车销量榜首,被称为德国大众的“神奇小子”。
1999年投产以来,国产A6经历了五次升级,国内高档车霸主地位无人能撼,但在各大厂商开始抢食高档车市后,奥迪倍感压力,于是05年6月16日推出了最新款的A6L。
1996年,大众集团推出了第五代帕萨特,同时是上海大众生产的第一款悬挂PASSAT标识的车型。这款车型历经六代三十余年,超过1300万辆的总产量。
本田雅阁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已然成为国内中高级车的标杆之一,从第六代国产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到第七代树立标杆,再到第八代雅阁的“跃级而立”,大气、豪华、全面的特质使本田这个品牌在中国稳稳立足。
1999年12月17日第一辆别克GL-8商务旅行车下线,填补了国产MPV空白。14年后的今天,这款车型已经成为中国商务车市场上的第一选择,至今还没有一款商务MPV车型在销量上超过GL-8。
北斗星的原型车——wagon R,是日本铃木公司代表车型,已在全球实现累计销售500万辆。北斗星秉承wagon R的经典造型,搭载K14B发动机,实现小身材大空间、个性造型和优异性能的完美统一。
金杯海狮是国内唯一采用丰田技术、模具和管理方式生产的系列产品,产销量连续10多年居于全国轻型客车市场占有率榜首。
1983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提出将CB型三缸汽油机装备到载货车和轿车上,建议引进850系列汽车的同时引进大发Charade轿车。时任天J市Z的李瑞H建议轿车中文名字叫夏利,寓意“华夏得利”。
第一家达到经济规模的轿车产品,引进德国大众汽车捷达Mk2。1990年11月20日,一汽与大众汽车就年产15万辆轿车的合资项目正式签约,第二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1992年7月1日,第一辆SKD组装的捷达CL型轿车下线。
1986年,万山特种车辆制造厂在玛斯543的基础上,研制出万山580型20吨级8×8重型越野车,后更名为WS2400型。
1986年,首批长安牌SC110微型厢式车试制成功,江陵厂发动机也开始批量投产。1988年,长安微型汽车产量突破1万辆,微车发动机产量突破1万台。
为了解决产品老化和滞销的局面,一汽开发出解放CA141型5吨载货汽车。1986年,在新旧交替的困难时期,一汽迎难而上实现了垂直转产。
早在1983年,上海就开始组装生产桑塔纳轿车。1985年3月,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开展了振兴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
1984年1月,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成立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这是我国汽车行业中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85年,第一款产品BJ213型切诺基正式投产。
1983年,江西上饶客车厂试制出SR665H型后置汽油发动机客车。投入批量生产后年销超过1000辆,用户遍及东南亚和南美。作为我国最早批量生产的后置发动机客车,带动了国产客车制造工艺的进步。
为满足部队对坦克等重装备公路运输的需要,汉阳特种制造厂研制成功载重50吨的国产第一代运输车。该车由HY473型6x6牵引车和HY962型半挂平板车组成。
根据当年三线建设的总体安排,北汽负责援建陕西汽车制造厂,其中包括研制牵引火炮的重型越野汽车。1968年12月30日,第一辆重型越野车在北汽试制成功。
1975年,上海汽车拖拉机研究所着手开发上海牌轿车的换代产品,从设计到试制共花费两年时间。1977年,上海SH750型轿车试制成功,首批共有两辆不同型号车型。一辆装备国产转子发动机,一辆装备680Q型6缸发动机。
1969年4月,属于三线军工企业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直到1975年7月1日,第一种产品东风EQ240型两吨军用越野车才投产。
为准备第二代红旗三排座车型的先期开发工作,一汽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开发新型轿车。1973年,第一辆红旗CA774型样车试制成功,1975年发展出较为成熟的第四轮样车。
从1974年至1981年,北京BJ750型轿车累计生产134辆。但由于缺少资金以及合资业务的影响,最终于1982年停产。而这一决策直接断送了北京发展轿车工业的历史性机遇。
上世纪60年代,上海首先试制出载重150吨的大型平板挂车。1971年,载重达300吨的上海SY990型牵引车研制成功。该车型承担了许多大型设备的运输工作,曾创造国内汽车运输单件最重、最长、最高的纪录。
在“大打矿山之仗”的口号下,中国掀起了一个全国制造重型自卸车的热潮。1969年,第一辆上海SH380型32吨矿用自卸车试制成功。这是以上海货车制造厂为主,全国169家工厂大协作的成果。
为满足中Y领D及外事交通的需求,一汽开发出红旗CA770型三排座高级轿车。整车按照正向开发流程设计,代表了当时国内轿车开发的最高水平。红旗CA770将工业设计原则与中国传统元素相结合的造型,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认可。
1964年,我国从贝利埃汽车公司引进重型越野车技术与部分关键生产设备。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基于贝利埃GBC型越野车底盘和太脱拉风冷发动机技术,于1966年8月16日试制成功东方红DFH665型重型越野车。
为满足部队装备需求,北京汽车制造厂历经三轮样车试制、成功开发出我国第一代轻型越野车。北京BJ212型的机动性、通过性、最大车速均比前苏联格斯69有所提高。
1962年,一汽着手自主开发解放的换代产品,1964年试制出第一辆CA140型样车。它的诞生证明我国初步具备了自主设计开发汽车的能力,脱离了引进与仿制的层次,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跨越。
1960年,济南汽车制造总厂试制成功黄河JN150型8吨载货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1963年该车成为国家定型产品,1964年获国家科委工业新产品一等奖。
1956年,为了国防建设的需要,一汽从前苏联引进吉尔157型越野车。经部分修改设计开发出解放CA30型越野车,其50%的零件可以与解放CA10型互换,大幅节省了生产成本。
1960年12月,经过几轮样车的试制,仿制奔驰220S的凤凰轿车定型。经过三年困难时期的停滞,1964年2月改进后的凤凰更名为上海牌SH760型轿车。1974年,局部改进造型的上海SH760A型问世,年产能力最终达到5000多辆的水平。
应上级做出高级轿车的指示,一汽制造出国产第一种高级轿车。整车仿制自凯迪拉克、林肯和克莱斯勒车型,重新设计了拥有民族风格的车身造型。宽大的折扇形中网、宫灯式尾灯、司南形轮罩成为红旗的标志性特征。
1958年3月10日,第一辆NJ130型2.5吨载货汽车驶下生产线。这是继一汽解放CA10型之后,第二种国产载货汽车。与此同时,该厂也更名为南京汽车制造厂。
1958年4月,北京市委发出试制汽车的指示。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以大众汽车甲壳虫为蓝本试制小型轿车。目的是适合北京城内的胡同道路,以替代人力三轮车。
在成功制造出越野车和三轮汽车后,上海汽车装修厂决定试制上海第一辆国产轿车。1958年9月28日,凤凰牌轿车试制成功,其名称取意与一汽东风轿车“北龙南凤”相呼应。
应上级开发多品种车型的指示,一汽以“仿造为主,自主设计”的原则试制出东风CA71型轿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轿车的历史。
1957年,上海客车厂基于解放载货车底盘试制出57型公共汽车。它是首款采用国产车底盘改装的全金属结构公共汽车,结束了中国公交车依赖进口底盘制造的历史。
1957年5月,上海汽车装修厂、内燃机配件厂、上海汽车底盘厂等50余家工厂协作开始试制三轮汽车。同年12月第一辆上海58-Ⅰ型三轮汽车试制成功,次年投入小批量生产。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奠基典礼,中国第一个汽车工业基地就此诞生。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CA10型载货汽车走下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掀开了民族汽车工业的历史篇章。
1951年,天津汽车制配厂制造出5141型4缸15马力汽油发动机,并形成多种用途的系列型号。该厂还试制出两辆越野车和一辆轿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尝试制造汽车。